庞统
-
《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火烧赤壁
襄阳庞统,为了躲避战乱,来到江东。周瑜派鲁肃向他求教破曹的妙计。庞统说:“要破曹兵,须用火攻。但是江面上一条船着火,别的船四面散开了,烧不着。如用‘连环计’,让曹操把船都连在一起,那烧起来可就厉害了。” ...
-
《三国志》译文先主刘备传:屡战屡败终成功,知人善任稳中求
先主传,先主姓刘,名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之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人。刘胜之子刘贞,元狩六年(前117)受封涿县陆城亭侯,因在宗庙祭祀时所献祭金违犯礼制,而触犯律令被削去爵位,于是便在涿县安家。先主祖...
-
关于历史人物成语113个(历史人物及相关成语)
1.背水一战:(韩信)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 负:背着;荆...
-
《诫外甥书》赏析(诸葛亮的《诫外甥书》启示)
诸葛亮的《诫子书》很出名,前面我们讲过,今天讲诸葛亮的另一篇《诫外甥书》。 《诫外甥书》知名度和影响力似乎不如《诫子书》,实际上是非也非也! 两篇文章的侧重点不同,说教的对象也不一样,但是内容水...
-
三国志先主传
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胜子贞,元狩六年封涿县陆城亭侯,坐酎金失侯,因家焉。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舍东南角...
-
《声律启蒙》原文及译文(声律启蒙原文及注释详解)
《声律启蒙·注释本<1>》 一 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
-
三国主要人物生卒年(东汉末年三国人物生卒年探讨)
汉末、三国人物生卒年探讨 一部《三国演义》堪称鸿篇巨制,光出现的人物包括提到的足有1000余人。就此和大家探讨一下书中人物的年龄。 根据《三国志》及网络平台提供的信息,有如下人员具备完整确切的生卒年记录: ...
-
三国演义读书的收获和感受(关于《三国演义》的读书心得)
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你心中有什么感想呢?为此需要认真地写一写心得了。那要怎么写好心得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准备的《三国演义》读书体会和收获,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三国演义》的读书体会和收获1 “刘关张桃园...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战略战术错误让孔明魂断五丈原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战略战术错误让孔明魂断五丈原 后世吟咏诸葛亮的诗词有很多,但没有一首比得上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
-
三十六计原文及解释(三十六计详解及典故)
《三十六计》原文及翻译,中华民族悠久文化遗产之一,值得收藏转载学习 《三十六计》或称“三十六策”,是指中国古代三十六个兵法策略,语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它是根据我国古代卓越的军事思想和丰富的斗争经验总...
-
《三国演义》1~120回概括(三国演义简介第一回~第一百二十回)
《三国演义》原名《三国志通俗演义》,一百二十回。作者罗贯中,元末明初人,是一位擅长小说、戏曲的通俗文学家。他在民间传说、话本、戏曲的基础上,运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正史资料,加以整理和创造,写成...
-
三国演义中最精辟的十句话(三国演义含义深刻的句子)
轮回千载时光去,历史长歌代相传,大家好,我是轮回千百。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一直是古今学者在畅谈的话题,而也正是因为三国历史时期的特殊性,从而诞生出了围绕这一时期的优秀作品,而最著名的就莫过于...
-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及主要人物(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有哪些)
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有三英战吕布、煮酒论英雄、过五关斩六将、三顾茅庐、火烧赤壁、舌战群儒、千里走单骑、火烧上方谷、空城计、计取荆州、望梅止渴、吴下阿蒙等。 火烧赤壁: 公元208年,曹操率大军攻打吴国,吴...
-
盘点《三国演义》里的10大智谋人物是谁(盘点《三国演义》里的10大智谋人物介绍)
东汉末年分三国,三国年间也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出现了不少的大智大才的人物!这十个智谋人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 10、荀彧 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
-
儿童成语历史故事(给孩子的100个成语故事大全)
1、太公钓鱼 商朝末年,纣王荒淫无度,残暴不仁,人民生活非常艰苦。大臣姜子牙不能忍受纣王的胡作非为,就躲到渭水河边过着隐居的日子。 渭河一带是诸侯姬昌的管辖范围,姬昌胸怀大志,很爱惜人才。为了吸引姬昌的...
-
小学语文知识大全古诗部分(小学语文基础知识古诗词、课外名著文学常识)
中国文坛上的第一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编年体史诗——《左传》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第一部专记一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
-
刘备与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刘备三顾茅庐请诸葛亮的故事)
关于刘备与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故事历史上有两种说法:1、刘备在司马徽、徐庶向他推荐诸葛亮之后,主动去拜访诸葛亮。2、诸葛亮先去见刘备,刘备再去拜访诸葛亮。我以刘备主动拜访诸葛亮的说法为准说说为什么会有三顾茅...
-
九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九年级上册语文读读写写注音及解释加造句)
九年级上册读读写写 1、《沁园春·雪》 必记词语 滔滔 妖娆 折腰 风骚 天骄 风流 词语解释 滔滔[ tāo tāo ]1.形容大水滚滚。2.形容连续不断(多指话多)。 妖娆[ yāo ráo ]娇艳美好。 折腰[ zhé yāo ]1.弯腰行礼。引...
-
描写月亮的诗句古诗整首(描写月亮的古诗全诗)
静夜思 - 唐代·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 - 唐代·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 蟾蜍蚀圆影...
-
刘备三顾茅庐为了什么(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请谁)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一位46岁的长者来到卧龙岗上拜访一位27岁的年轻人,长者已经潦倒了多年,他希望年轻人出山辅佐自己,成就大业。这位长者名叫——刘备年轻人则是——诸葛亮他们两人携手共进,谱写了一段广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