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刿
-
九下文言文知识梳理(九下语文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公输》 选自《墨子·公输》,作者是春秋末战国初思想家、学者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著有《墨子》一书,墨子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还长于守城技术,其后学总结其经验为《城...
-
试论文言文教学策略有哪些(文言文教学策略创新)
摘 要:小学文言文教学呈不断加强的趋势,不仅量要增加,而且质要提高。本文主要从朗读、解意、明理、背诵四个方面较全面地阐述小学语文文言文教学的主要思路及其策略,为文言文教学提供了学理基础。 关键词:文言...
-
文言文古今异义归纳(文言文常见古今异义词)
51. 从事 古义:官名,一般属官,名词。 例: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伶官传序》(意思:就派随从官员用猪、羊各一头祭告祖庙) 今义:干某项事业。 52. 小年 古义:寿命短的。 例: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
成语中的历史人物有哪些(出自历史人物故事的成语)
01 1、一鼓作气(曹刿) 出自《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释义:第一次击鼓时士气振奋。比喻趁劲头大的时候鼓起干劲,一口气把工作做完。 2、一字千金(吕不韦) 出自《史记·吕...
-
关于历史人物成语113个(历史人物及相关成语)
1.背水一战:(韩信) 背水:背向水,表示没有退路。比喻与敌人决一死战。 2.完璧归赵:(蔺相如) 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从秦国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物品主人。 3.负荆请罪:(廉颇) 负:背着;荆...
-
《曹刿论战》翻译及原文注释(曹刿论战内容解析)
导读 《曹刿论战》出自《左传·庄公十年》,此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所作。 讲述了曹刿在长勺之战中对此次战争的一番评论,并在战时活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原理击退强大的齐军的史实。文章说明了在战争中...
-
中考文言文知识梳理与训练答案(中考语文文言文专题训练)
1.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2.归纳概括内容要点,概括文段大意。 3.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4.根据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文中人物的做法、性格、品质进行认识、评价。 5.探究古文中经典语句的现...
-
孙子兵法全文翻译(孙子兵法原文及译文)
前言:道生万物,万物亦归于道。阅读经典也一样,并不是越多越好,需要通过阅读,去体悟经典中的道意。如果一味跟着经典走,卷帙繁浩,犹如苦海无涯。道之在军,便是军神,大家细细体悟,会发现《孙子兵法》和《道德...
-
高考常考文言实词(高中文言文实词归纳)
下列文言实词高考多次重复考查,需重点掌握,以便在文言文翻译中准确落实。 01 属(10年11考) [课本回扣] (1)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________ (2)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琵...
-
初中语文常用文言实词及解释(中考常用文言文实词)
【考点详解】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这一考点是文言文阅读的基础,是不可忽视的考查重点。综观近年考情,该考点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考查特点: 1.从考查方式看,中考对文言实词的考查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
古文观止《介子推不言禄》:奴性偏离了人性,就是包藏祸心
晋侯赏从亡者,介之推不言禄,禄亦弗及。 推曰:“献公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
-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题)
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训练60篇 (一)敏慧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
-
初中文言文词语大全(初中常用文言文词语解释)
升入初中后,除了古诗词外,还多了一种古文学体系叫文言文。很多同学对文言文都是一知半解,尤其更不擅长答题。这是由两方面原因导致,一方面是答题技巧欠缺,另一方面是相关知识储备不足。今天我们来一起解决一下知...
-
文言文倒装句定语后置的例子(状语后置句特点)
本文曾发表在《语文世界·2006年高考备战攻略》(2006年1——2期)上,现补充了2020人教版初中新增文言文中的大部分状语后置句 在现代汉语里,介词结构(介宾短语)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在文言文中,大多放在...
-
小学文言文必背知识点归纳(小学文言文阅读的重难点)
1、黄琬巧对 黄琬幼而慧。祖父琼,为魏郡太守。建和元年正月日食。京师不见而琼以状闻。太后诏问所食多少。琼思其对而未知所况。琬年七岁,在旁,曰:“何不言日食之余如月之初?”琼大惊,即以其言应诏,而深...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中考篇(初中文言文常考的知识点)
初中常考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及重要考点汇总 一、初中语文:中考必考的10篇文言文重要考点汇总 中华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结晶,因此,初中新课标给了中华古诗文以十分重要的位置。中、...
-
赞美的诗句古诗大全(赞美古诗词的美句)
射塞下曲·其二 - 唐代·卢纶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敕勒歌 - 南北朝·乐府诗集 敕勒川, 阴山下。 天似穹庐, 笼盖四野。 天苍苍, 野茫茫。 风吹草低见牛羊。 惠州一绝 / 食荔枝 - 宋代...
-
古诗名言警句(100句古诗词名言警句)
1.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头已百年身。(清·魏子安《花月痕》) 2.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礼记·杂记下》) 3. 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民国·秋瑾《对酒》) 4. 一国之政,万人之命,悬于宰相,可不慎欤...
-
文言文常用虚词用法总结(附顺口溜与分类总结)
之 (一)代词 1.人称代词,可以代人,代人多为第三人称,可译作“他(她)(他们)”。如: ①公与之乘,战于长勺。(《曹刿论战》) ②陈胜佐之,并杀两尉。(《陈涉世家》) ③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
-
《鬼谷子》全文及译文翻译(鬼谷子全文注释及译文)
鬼谷子简介 鬼谷子,姓王名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 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战国策》〕。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见《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