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熔断对我们国内的上市公司有影响吗?我们几年前刚经历过。熔断在证券市场来说是一种抑制过分投机,让大家冷静的制度安排,没有国界,且美国没有涨跌幅的限制,所以影响就是对二级市场的股价,是给极端行情踩刹车,今天下跌熔断,明天就能上涨熔断,市场说了算
为什么国内那些互联网科技巨头都跑到香港或美国上市?
早期互联网公司中,绝大多数走的都是海外投资、离岸注册的VIE架构和赴美上市的路径,原因总的来说就是: 国外股市宽进严出,美国股市严进宽出 。
1,外资与离岸注册妨碍A股上市
早期成长性非常棒的互联网公司去银行求贷款时,银行的答复通常是:你们除了服务器还有别的能抵押的东西吗?没有的话贷不出来啊!由于没有可抵押的实体资产,银行拿不到贷款,而当时国内的风险投资又没有起步,所以早期的互联网公司只能求助于境外的风投。
但为什么一定要采取离岸注册呢?当时我国法律规定,境外资金投资电信相关的企业(含互联网在内)有非常严格的限制,合资企业基本上不可能获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资企业纷纷采取了VIE架构(在国内被称为“协议控制”,是指境外注册的待上市实体与境内的业务运营实体相分离,境外的待上市实体通过协议的方式控制境内的业务实体),绕过这一层政策监管,得以获批。但濒临上市时,中国证监会又把VIE架构视为规避法律政策、质疑其合法性,不予境内上市。 所以早期互联网公司基本上都是这样的局面:缺钱——引入外资——合资企业VIE架构——海外上市。我们熟知的BAT都是如此。
之所以强调早期,是因为那时候人民币基金确实非常少,境外投资者只能用外资基金来投,现在有了人民币基金,情况就好多了。
2,国内A股采用审核制,美国、香港采用注册制
后期的互联网企业仍然去香港或境外上市的主要原因:审批差异。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A股采用的审核制,不但审核的内容多、耗费的时间长,通常积压在A股的IPO数目都能从中国排队排到纽约了,所以现在的互联网公司即使没有用外资,也会转道去美国、香港上市。
通常来说,在A股申请文件制作与申报需要等2-3个月,申请文件审核需要等3-9个月,更别提上市前公司要进行一系列重组与改制活动。而海外采取的注册制则会省却至少一半时间。
3,A股盈利要求高,香港股市也要求有盈利能力,而美国对盈利无要求
对于所有的互联网公司来说,赴美上市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符合盈利要求。
互联网企业成长快、烧钱快,所以总是处于缺钱状态,一般在C轮融资以后就要准备上市做大规模筹资了,但是多数企业这时可能才刚刚开始盈利、甚至还没有盈利,不符合A股及港股连续三年盈利才能上市的条件。但要是等两三年后再去上市筹资,就会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所以为了抢这个业务发展的黄金期,互联网公司都会瞄准纽交所、NASDAQ等市场提前上市筹资。
4,相比之下,早期美国总体融资环境更好
从早期的总体融资环境看,美国对于互联网公司、高科技公司普遍看好,通常会给予高估值,当时360那么高的市盈率就是例子。而且,在美国再融资比较方便,优酷的二轮融资就是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