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绩效工资的分配一直以来就屡招非议。设立绩效工资的初衷是为了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鼓励教师终身从教,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的。可是,绩效工资的重新分配,不但没有实现最初的美好的愿望,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偏偏是事与愿违。
从人情感上说,本来就是老师们自己的钱,被拿出来重新分配,无论是得多还是得少,内心感受都是不舒服。得的少的抱怨,得的多的不畅快,好像是拿了别人的钱,难免尴尬。
招诟病的还有一些学校,把抠出来老师工资百分之三十的这块蛋糕,分成很多块,1.校长津贴,2班主任津贴,3,中层领导津贴,等等,各种津贴分完了,然后才发科任老师的绩效工资,大小领导的绩效工资高出任课教师一大截。增加了干群之间的矛盾。即使是科任老师,绩效工资也不同,主课老师的绩效工资高于体音美老师的,体音美老师自然满是不平,同样课节,同样吃住在学校,为什么工资分配有差别?老师们之间也产生了嫌隙。
绩效工资带给老师的不满大于喜悦,更别指望利用绩效工资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了。
那么绩效工资怎么发放就能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呢?
网友们的建议有一定的建设性:
绩效工资需要改革。
一,要让老师明白,让老师知道自己的工资为什么这么多。
二,绩效工资的发放应该公示,接受教师的查询与监督。
三,绩效工资不于职称高低挂钩,完全根据老师各项工作的“成绩”来分配。提现多劳多得,绩高钱多的原则。
令外,据了解多地将不再扣百分之三十的工资做绩效,而且另外采用绩效增量资金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这样一来,教师不仅拿回了百分之三十的奖励性绩效工资,还能多拿到考核后绩效增量工资,无疑是一个令老师们兴奋的好消息。
希望这样分配绩效工资,能减少学校领导与老师们之间的误解,减少老师之间的矛盾,令老师们精神饱满的,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卓越贡献,为祖国培养更多的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