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鬼李贺写的《将进酒》,其艺术性一点不输给李白的《将进酒》

李白曾经写过一首《将进酒》,将内心的豪放雄壮和怀才不遇之感写得炉火纯青,尤其是一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更是成了千古名句。

几十年后,唐朝诗人李贺也写了一篇《将进酒》,名字虽然相同,其意境和内涵却完全不同。可以说,李贺写的这首《将进酒》也是诗中之精华,读罢此诗,一下子便能感受到鬼才的魅力。

诗鬼李贺写的《将进酒》,其艺术性一点不输给李白的《将进酒》

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

如果说李白写的《将进酒》,情节具体生动气势磅礴,像一部电影,那么李贺写的《将进酒》,则像一部唯美而凄凉的纪录片。

我们虽然不知道酒宴中的宾客是谁,而是直接为我们展示了一串串华美的镜头:

琉璃做的酒盅,明亮而洁净,斟上琥珀色的美酒。再加上从槽床上滴下来的犹如红珍珠一般的美酒,这是何等的奢华绮丽之盛宴。

写完了美酒,再写饕餮盛宴中的肉类,锅中烹饪的是龙肉和凤肉,这比李白写的烹羊宰牛还要夸张,龙肉和凤肉到底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也实在想不出来。

更奇妙的是玉脂泣,这些肉像玉一样洁白的油脂在锅中冒泡,声音好像有人哭泣一般。这些飘香四溢的肉味飘散开来,将罗帏绣幕团团围住。

如果说李白写的是一泻千里的大场景,那么李贺写的则是华丽唯美的小世界。这一个个唯美的镜头经过渲染和叠加,瞬间使人感到一种朦胧虚幻的美感。

诗鬼李贺写的《将进酒》,其艺术性一点不输给李白的《将进酒》

宴会上吃喝自不必说,歌舞助兴更是不能缺少,吹着悠扬的龙笛,击着响亮而浑厚的越鼓,接下来美女出场了,舞女们个个洁白的牙齿,纤细的腰围,唱着动听的歌曲,舞动出婀娜曼妙的舞蹈,真是一场人间盛宴。

诗鬼李贺写的《将进酒》,其艺术性一点不输给李白的《将进酒》

有了奢华的酒肉和精致的歌舞,似乎应该非常开心尽兴才对,但是诗人又开始感叹人生的悲哀。放眼望去,春光将尽,落花纷纷,从繁华走向衰落,真是如此地哀伤,他越发地看出人生的短暂与人世间的虚无缥缈。

人生既然短暂,不如及时行乐,得欢且欢,得乐且乐,今朝有酒今朝醉,人一旦死去,再想喝一滴也不可能了,这是何等的绝望而无助的心情。

最后一句与前面描写的场景构成鲜明的对比,真是令人欣喜之后变得压抑不已。

李白的《将进酒》读起来虽然有惆怅,但是读过之后感受更多的是自信与享乐,而李贺的这首《将进酒》却让我们感受到繁华落尽面临死亡的味道,令人压抑而心痛,不愧是一代诗仙和诗鬼。

李白在盛唐时期写下《将进酒》,李贺在中唐时期写下《将进酒》,风格和意境虽不相同,却都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味道,只不过一个是从天上下凡的诗仙,一个是飘上仙境的诗鬼。

你更喜欢哪首《将进酒》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