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也有人说是太原人。他擅长七绝,有“七绝圣手”的美称,能与李白媲美。他的边塞诗气勢雄厚,格调高昂,备受后人推崇。
【译文】
青海湖上乌云密布,雪山都显得阴暗了。站在古城上,遥望着玉门关。黄沙把身经百战的将士们的盔甲都磨穿了,不打败楼兰的侵略者就绝不回去。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守边将士的英勇顽强,表达了他们不畏艰险、誓死击退敌人的决心。
前两句写景,突出了战士们艰苦的生存环境,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第三、四两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黄沙猛烈,金属制成的铠甲都被磨破,更可见战斗之激烈,环境之艰苦。但是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沉,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贞不屈。末句直抒胸臆,充分展现了战士们誓死捍卫国家、击败敌人的英雄气概。全诗慷慨悲壮,读来荡气回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