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黠鼠赋赏析)

黠鼠赋文言文翻译及原文注释(黠鼠赋赏析)

黠鼠赋

苏子①夜坐,有鼠方啮②。拊③床而止④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⑤中空。嘐嘐聱聱⑥,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⑦而不得去者也。”发⑧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⑨,中有死鼠。童子惊曰:“是方啮也,而遽⑩死也?向为何声⑪,岂其鬼耶?”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

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⑫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⑬也。故不啮而啮⑭,以声致⑮人;不死而死⑯,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⑰,登龟狩麟⑱,役万物而君⑲之,卒见使于一鼠⑳,堕㉑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㉒,乌在其为智也㉓?”

坐而假寐㉔,私念其故㉕。若有告余者,曰:“汝为多学而识之㉖,望道而未见也㉗,不一于汝而二于物㉘,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㉙。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㉚,此不一之患㉛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余俛㉜而笑,仰而觉。使童子执笔,记余之作。

【题解】

这是苏轼少年时代的一篇咏物赋,通过叙写一只狡猾的老鼠由于人的疏忽而瞬间逃脱的故事。苏轼幼小心灵中所感悟出一个道理:做事心必专一,否则,疏忽之间事必败。

【注释】

①苏子:指苏試自己。

②啮:咬。

③拊:拍。

④止:使……停止。

⑤橐(tuó):袋子。

⑥嘐(jiāo)嘐聱(áo)聱:形容老鼠咬物的声音。

⑦见闭:被关闭。见,被。

⑧发:打开。

⑨索:搜索

⑩遽:突然。

⑪向为何声:刚才是什么声音。

⑫黠(xiá):狡猾。

⑬穴:咬洞,作动词用。

⑭不啮而啮:不能咬的时候咬出声音来。

⑮致:招引。

⑯不死而死:装死。

⑰扰龙伐蛟:扰,驯服。伐,击、杀。

⑱登龟狩麟:登,捉;狩,猎取。

⑲君:统治。

⑳卒见使于一鼠:突然被一只老鼠摆布。

㉑堕:陷入。

㉒脱兔于处女:起初如处女般沉静,后又如兔子般逃离。

㉓乌在其为智也:人的智慧哪去了?乌,哪里、何。

㉔假寐:打盹。

㉕私念其故:心里想这事。

㉖识(zhì):记住。

㉗望道而未见也:离“道”还远呢。

㉘不一于汝,而二于物:心里不专一,受外物干扰。

㉙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所以一只老鼠的叫声就能欺骗你,且受它摆布,让其逃脱。

㉚蜂虿(chài):蝎、毒虫。

㉛不一之患:不专一的后果。

㉜俛(fǔ):同“俯”,俯身。

【赏析】

这是苏轼幼年时的作品。小小年纪即能察物省己,从生活中亲历的一件小趣事“黠鼠逃脱”中,悟出做事必专一的道理。文章记事绘物说理生动活泼有趣,可谓天纵英才。

此文可从两方面去读:一是题目《黠鼠赋》叙写黠鼠与人斗智,假啮发出声响而招人至,又装死逃脱的故事。说明人虽聪明,但若疏忽,也会“见使于一鼠”被其欺骗的道理。同时还进一步阐明“不一于汝,而二于物”做事须专心致志、心无旁念才能成功的感悟。二是给人启迪“万物有灵,草木有本心”的大道观念。人之于自然万物本应圆融合一,世界乃万物之世界,人于其中也不过一员。细往深思,我们会感觉到幼小的东坡早已悟出了人与自然关系之微妙圆融和不游于万物之外的道家精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