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摄影的表现力(摄影的表现特征)

摄影器材现在已经非常普及,把拍摄内容装进取景框内的简单技术目前已经广为大众所熟知。可是从专业层面来考虑,摄影科学研究远非拍摄瞬间的姿势与位置安排那么简单,若想提高摄影艺术的表现力,必须加强其思想性、艺术性、等多方面的探索。

1思想性同艺术性对摄影表现力的影响

对于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性及艺术性分析,是摄影作品研究的主要内容,历年来被称之为优秀的摄影作品,无一不是在思想性与艺术性上达到完美结合的典范。在摄影史中被公认的、能够经得起历史推敲的摄影作品,均是形式和内容达到完美统一的佳作。如果一个作品,只是单纯的技术过关,但是没有内涵思想、没有艺术品味,肯定不能使欣赏者得到美的享受,作品表现力也就无从谈起。对于摄影艺术来说,它是艺术的一种表达方法。画面的重要性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作品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艺术素质等,也同样影响到了欣赏者的观感。

关于摄影的表现力(摄影的表现特征)

比如前些年希望工程女童宣传照:大眼睛,作品生动地展现出孩子“要上学”的强烈求知欲望,良好再现了贫困学生对于教学条件的憧憬,与此同时也生动地表达出作者的同情心理与向社会呼吁的意识。这幅摄影作品感动了无数人,客观上影响了我国的教育政策,其表现力是不言而喻的。摄影作品中,重要的不仅是光影、形式,还应当讲求一定的艺术技巧,再辅以综合性语言因素,比如,在对作品进行艺术处理时可以讲究用光、构图,讲求主体同次主体的关系等。所谓艺术不能脱离于现实,那种“让人看了摸不清头脑”的作品,不能被称之为艺术,粗制滥造的摄影作品不可能有长远的艺术魅力。凡是成功的摄影艺术作品,都应当是为专家所认可且被百姓所喜欢的。

2摄影良好艺术表现力需要的条件

摄影本身是一种视觉冲击感较强的艺术语言,其以服务社会、服务人民为基础,具有丰富的思想性,且思想性表现离不开作品本身的精神内核。我们对历史上那些可以称之为经典的艺术作品进行分析,能够发现举凡成功的摄影作品无不具备以下几种主要条件。第一点,主体选择具有新意,可以用主体直接给人较强的思想震撼。第二点,光线应用巧妙,摄影作品基调本身就有强烈的线条之美及节奏感。第三点,画面整体结构巧妙排布,能够显现画面表现重点。第四点:成功抓取典型主体瞬间,确定画面高潮时间。

关于摄影的表现力(摄影的表现特征)

第五点:画有尽而意无穷,作品的动势及张力感丰满。一幅摄影作品的灵魂就是它的主题,画面主题本身所具有的艺术感染力,可以带给欣赏者无尽的启迪,让欣赏者同作品作者一道形成思想共鸣。作品《白求恩》,以白求恩为伤员做手术这一典型场景当作画面主体,深刻地体现出中加人民的友谊。作品《志愿军回国》则将光线造型表达方法充分调动起来,用逆光对画面进行渲染,将人物主体轮廓刻画得淋漓尽致,让重叠的人群从浓至淡衍射开来,强化了整体的透视效果与空间效果。无数的创作实践可以证明,主题是灵魂,而光线是生命,光线更是作品表现力展现的绝佳方法。袁毅平的《东方红》在构图技法上独具特色,天空占到了整幅作品比例的80%,彩霞大约占到了画面三分之二的位置,给人留下无尽遐想的余地,充分体现出画面分割规律。而乔治・路提的作品《瞬间永恒》则表现出作者对人物神态捕捉的精确功力,做到了抢时间、抓典型,以摄影家的精准视角来发现伟人表情、特征、姿势的独特性。

关于摄影的表现力(摄影的表现特征)

一幅称之为成功的作品,它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必须是完美结合的,只有这样才能够引起欣赏者无尽的想象。强调摄影作品中的多元化视角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关注摄影艺术形式之际,绝对不能轻忽其精神意识。可以说,传统是作品成长的基础,更是文艺创作的渊源,而我们现在应当做的是在传统素养的基础上加以传承和创新,并不断实现超越。摄影作品实现创新与超越,一方面应当包含选择题材、选择表现形式、选择艺术手法等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也要在思维方式上再上一个新高度,沿袭中华文化当中与时代发展相一致的文化内容。摄影作者如果进行严肃创作,就要不断以创新精神来提醒并约束自我,用富于现代气息的审美观点深入挖掘广大生活空间中的美,不盲从于既有作品、不盲从于主观想象,而是要站在思想高度与艺术技巧的角度提纯生活中的美,使生活、时代、作品相互融合。最后应当注意的是:摄影作者还要有深厚的文化与艺术素养、用敏锐的观察与捕捉能力,在生活里面发现真实生动事件的典型瞬间,让作品既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又能给欣赏者提供立体感强烈的画面。上面提到的一些经典画作,也正是因为其本身具有的大气魄、大魅力,从细微处代表了大时代,才会历久弥新,才会广受大众欢迎。

关于摄影的表现力(摄影的表现特征)

3总结

在摄影的过程中,我们不可以随便套用某种固定的方法,否则肯定会失去细节样式特点,让作品的表现力大受影响。一些摄影照片拍摄得不成功,主要就是由于摄影者想用单纯的镜头组织手段替代灵活的选择方法,那样做虽然表面上看来,作品也可以很美,但是却始终无法扎根到欣赏者的心里去,无法达到预期表现效果。总之,表现力这一概念说起来简单,而落到实处时却十分微妙,若不经过实践磨合,是无法深刻体悟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