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首诗|刘禹锡《蜀先主庙》,纪晓岚点评称句句精拔

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蜀先主自然是指刘备,刘备是英雄,这毋庸置疑,能在微末之际聚揽人才,生生在曹孟德那样的枭雄面前挣回这三分天下,就足以证明他的能力了。

有意思的是刘禹锡也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他应也是十分敬佩刘备的,正如这首诗的首联即开门见山赞道: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访的是蜀先主的庙,这里算是点题了,先主的英雄气概贯注天地,千秋万代之后仍能令人肃然起敬。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上句用三足鼎来形容汉末三国之势,下句里的五铢钱是汉武帝时所统一铸造的钱币,所以“业复五铢钱”五个字来概括刘备心怀匡扶汉室的壮志是十分形象熨帖的。也难怪刘禹锡被人称为“诗豪”,他这几句写下来,已然令人胸襟荡然而起一种豪迈气。

至于“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竟也十分简切,上句“得相”“能开国”三五下便把诸葛丞相鞠躬尽瘁助先主建立蜀国的功业写完,这足以看出丞相在蜀国的地位了,称他是千古第一贤相也不枉然。

 

正因为上句有如此千钧之力的铺垫,才倍觉“生儿不象贤”是多么的令人叹息,在先主庙会思及后主无能至此,不知先主在天之灵作何感想?生儿如此,是天意弄人吧。

结句情绪从沉郁苍古递减为优柔寸断之情,凄凉的蜀国歌姬于魏宫起舞于后主面前,他“乐不思蜀”的背后真相已无人探讨,空使后世多少诗人无限嗟叹。

说到底,诗人怀古多半都是为了伤今,刘禹锡入先主庙,从先主的英雄气概讲到了后主的不惜先业致令国亡,感叹的盛衰之势,心中所想的怕是大唐逐渐走向衰败的颓势吧。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寄希望通过变革来达到国富民强的目的以延续唐王朝的寿命。只无奈当权者并不能体会他们的耿耿赤心,还将他们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令人感到悲哀。

 

到了宋朝,也有一位姓刘的诗人他叫刘克庄,曾在他的自己的读书笔记《后村诗话》中不断赞美他,书中写道:

刘梦得五言如《蜀先主庙》云:「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七言如)《哭吕温公》云:「遗草一函归太史,旅坟三尺近要离。」《金陵怀古》云:「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诗雄浑老苍,沉着痛快,小家数不能及也。

而清朝的大学士纪昀纪晓岚也对这首诗给予高度的评价,称其为:句句精拔。起二句确是先主庙,妙似不用事者。后四句沉着之至,不病其直。

读一首诗|刘禹锡《蜀先主庙》,纪晓岚点评称句句精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