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告诉我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从弱冠到而立,十年春华秋实,转眼之间即逝,来不及感概生活的慌乱,顾不上回想季节的交替,滚滚的尘世洪流已经裹挟着我奔向下一个路口。理想之光愈渐微弱,现实之压更加厚重,在许多个不眠的夜晚,我泪眼模糊地看见,那个忽隐忽现、倔强不屈的灵魂,依然理想与现实的征途中苟延残喘、跌跌撞撞。理想与现实距离多远,现实与理想孰轻孰重,我在不停找寻答案,亦在躬身入局。

观古知今,中国史学开山鼻祖司马迁告诉我,现实与理想之间,还需刚正不阿、忍辱含苟,遥遥十八年之远。自幼学习古文,子承父业,遵从遗嘱,著书立说,但因受李陵案牵连,被捕入狱,遭受“腐刑”,而后自强不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写成旷世巨著《史记》。“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就是他对人生的最深沉的感悟。

 

谁能告诉我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见贤思齐,文学巨匠史铁生告诉我,现实与理想之间,还需身残志坚,不屈命运,不逃避苦难,亦不可放弃希望。北京出生成长,后去延安插队,1972年双腿瘫痪,后来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但他并未自暴自弃,一蹶不振,而是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从1979年开始陆续发表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务虚笔记》等作品激励影响了一代人。

 

谁能告诉我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择善而从,作家麦子告诉我,现实与理想之间,还需锲而不舍、百折不挠,奋斗了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心怀“我要进城、摆脱身份”的朴素愿望,通过披星戴月读书,独木桥上奋勇搏杀,节衣缩食生活,终在大城市上海立住了脚、扎下了根。

 

谁能告诉我 理想与现实的距离

取法乎上,我年过半百的二舅告诉我,现实与理想之间,还需永不言弃、一路奔跑,路途在远终会到达。六十年代出生的他,高中毕业后戎马部队近十载,退伍后自学电器维修技术,从4—5平米的一个维修店起步,生意几起几落,摸爬滚打十年,现在创办家电销售连锁店近20家,吸收下岗工人几十人,给我们这些晚辈的立起了标杆和榜样。

这些奋斗者的足迹告诉我们:理想和现实之间,没有平坦大路,注定布满荆棘。唯有坚信,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始终以我笔写我心,锻我魂强我魄,砺我志行我路,方可在大好韶华中不负自己、不负生活、不负时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