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朗读节奏划分讲解(现代诗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诗歌具有很强的音乐性、鲜明的节奏性和优美的韵律性,正确处理朗读节奏直接关系到对诗歌感情基调的正确理解。诗歌分为现代诗歌、古代诗歌,划分这两种诗歌的朗读节奏需采用不同的方法。

一、划分现代诗歌朗读节奏的方法:

1.句子成分划分法。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是时,由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组成。一般来说,我们常按主谓宾、定状补的先后顺序划分朗读节奏。

2.助词依附法。将表示时态、动态的助词划在前面的成分内。

3.诵读检验法。划分节奏后诵读一遍,检验一下划分的朗读节奏是否影响表达,是否影响诗歌的意境。

二、划分古代诗歌朗读节奏的方法:

1.四言诗。一般为“二二”式,通常两字一顿(助词除外),其节拍的单位与意义一致。

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五言诗。一般为“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如: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

3.六言诗。多为结构严谨的“二二二”式。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王维《田园乐》)

4.七言诗。一般为“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词曲。词曲,实质上是定型化的杂言诗。其节奏划分,既要根据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句式特点,又要注重从语义上划分。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

诗歌朗读节奏划分讲解(现代诗划分朗读节奏的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