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后黄山诗词(黄山下雪的诗句)

雪后黄山诗词(黄山下雪的诗句)

雪后黄山

一 度

雪后黄山诗词(黄山下雪的诗句)

星图宛若大海,孤寂的帆影

让人想到雪后的青杉

高高低低的层叠,是一首叙事诗

这些仰望星空的人

都被排列成岩石磨成的句子

他们说,雪后,山中水潭

更加饱满。雪死后,更多的雪花

铺上新一轮的致辞

这是一个给死下了更多奥义的过程

也是给泥土更多的经幡

一只白鹇,在雪地上翻找着

像我送给别人的诗集

总是题上“适合有空的时候翻翻”

同样是翻阅。它的理想

比我崇高得多,它要从地下

翻出琴音。翻出制琴的桦木

耳朵里空余过的流水和风声

雪后黄山诗词(黄山下雪的诗句)

我没有去过黄山,也就无缘一睹雪后黄山的胜景,但并不妨碍我对黄山观雪的想象。读这首《雪后黄山》,大体可以按三个层次来梳理:1、雪后的山;2、雪后黄山;3、作者眼中的雪后黄山。作者的书写没有任何铺垫,开篇直接入题,“星图宛若大海,孤寂的帆影/让人想到雪后的青杉/高高低低的层叠,是一首叙事诗”——显然是雪后放晴,众人仰望星空的时段。作者也是众人之一,他首先关注的是星空,大海的意象和比喻并无新意,但“帆影”出现并作为星图的一部分,而且“仿佛高高低低的青杉树,是一首叙事诗”的续写,则在虚实之间给日常的大海注入新的内涵和元素,也有了陌生化的表达。观星者成为“岩石磨成的句子”,雪花成为“死亡的更多奥义”和“泥土的经幡”的隐喻指向,明显偏向了形而上,一只白鹇的出现显得颇具匠心,这种吉祥的鸟儿在雪地上的翻找行为被比喻为“翻阅”——“从地下翻出琴音”和“制琴的桦木耳朵里空余过的流水和风声”赋予了其特别的意义。我们注意到,作者的观看从“星空”到“仰望星空的人”再到“白鹇”,是一个不断缩小的过程,在这一过程里,以死亡为代表的形而上的宏大主题如何展现和升华?作者给自己提出了险峻的挑战,在我看来,其完成并不够完美。回到前边对三个层次的梳理,作者全部的描写和呈现,看似紧紧围绕着“雪后黄山”这一特殊场景,却并没涉及太多地理学上的黄山的特殊或非凡意义,这也是我对这首诗略感遗憾之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