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是地地道道的泰安人,就生活在泰山脚下,今年有幸去到黄山旅游了一番,就这个问题我想发表一下自己对这两座山的一丝拙见:
先说泰山,泰山被称为“五岳之首”,,泰山被联合国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素有“中国书法第一山”的美誉。泰山更被古人成为“直通帝座”的天堂,成为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从秦始皇开始,先后有13位帝王亲自登临泰山进行封禅及祭祀,另外还有24位帝王派遣礼官祭祀72次。素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
历经千年的风雨,多少文人墨客也莅临泰山,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诗文刻石,著名的泰山经石峪是北齐人所刻的佛教经典《金刚经》。从司马迁的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到“泰山压顶不弯腰”,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使泰山已成为中华民族的象征。
另外,佛教、道家也在此交汇,从公元前351年高僧朗公创建郎公寺和灵岩寺开始,佛教文化开始魏晋南北朝时期,泰山较大的寺院有谷山玉皇寺、神 宝寺、普照寺等。唐宋时,灵岩寺极 为鼎盛,唐宰相李吉甫反把泰山灵岩寺称为天下“四绝”之一。著名功夫电影《少林寺》中,李连杰在塔林中习武的背景,其实不是在少林寺中拍摄的,真实的拍摄地是在泰山灵岩寺的塔林。
再说黄山,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赞叹说: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以独特自然景观闻名于世,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称之为黄山“四绝”。畅游黄山,随处可见灵岩飞瀑,苍松翠竹;置身山巅,眼前千峰竞秀,万壑峥嵘,云海薄雾,仿佛让你身处仙境。
唐代道教旧籍中,关于轩辕黄帝和 容成子、浮丘公来山炼丹、得道升天的仙道故事,流传千年,影响深广,至今还留下与上述 神仙故事有关的许多峰名,如轩辕峰、浮丘峰,以及炼丹、仙人、上升、仙都、道人、望仙诸 峰。黄山山名,亦与黄帝炼丹之说有关。
黄山伟大的自然美,使无数诗人、画家和其他艺术家为之赞叹和陶醉,产生无法抑制的创作激情,留下了不可胜数的艺术作品。从盛唐到晚清的1200年间,仅就赞美黄山的诗词来说,现在可以查到的就有两万多首。 黄山艺术作品的体裁和内容都十分丰富。它们从各个侧面发掘体现并充实了黄山的美,是祖国艺术宝库中的灿烂花朵。就诗文而言,李白、贾岛、范成大、石涛、龚自珍、黄炎培、董必武、郭沫若、老舍等都有不少佳作流传于世。散文中,徐霞客的《游黄山日记》,袁牧的《游黄山记》,叶圣陶的《黄山三天》,丰子恺的《上天都》等都体现了黄山的绝美秀丽的风姿。
泰山承载着悠久的历史,犹如耄耋的老者,历经沧桑却依然魅力无限;黄山得天独厚,宛若婷婷的少女,自然亮丽,让人留恋忘返!孰美?正如燕肥环瘦,沉鱼落雁,无法相比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