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情深:人之至情,莫过于父子。父有天下,传于子,子有天下,给予父。
鲁迅有一首《自嘲》,其中两句最为世人熟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孺子”被注为“人民大众”,这是一个有意无意的误注。其本意,孺子就是孺子,是先生夫子自道而已。(夫子:旧时尊称老师或学者)所以,上面两句的意思是,先生怜爱自己的儿子,愿意给儿子当牛做马。加上“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这几句诗,都显示出鲁迅为父的慈祥一面。
鲁迅去世前,在病榻上完成散文《死》,并在该文原稿上立下七条“遗言”,其中一条是“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儿小事过活,万不可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先生以旷世之尊,只是希望儿子将来“寻点儿小事过活”,这真不是一般的胸襟。可贵在于,他无法安排儿子的未来,但有远见地化解了儿子未来的生存压力。
清末文人金圣叹被腰斩的时候,也有一份怪异的遗言,是给儿子留下“秘方”:花生米与豆干同嚼,有火腿滋味。这是“秘方”,也是“密码”。后世的人对这则遗言一直迷惑不解。金圣叹生前就喜欢幽默。或许这是金圣叹和儿子开了一个会心的玩笑吧,遗言的滑稽里别有一份父爱的温情。
同为豪杰,同为父亲,同是赴死,人生最后时刻,他们发出的不是惨痛的呼号,而是面向儿子露出温煦的微笑。这些叱咤风云人物的内心渴望,不是一生文治武业的成功和失败,而是对儿子的深情和无限的眷恋。父爱情深,由此可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