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全家桶购买顺序(apple全家桶设备购买顺序)

本着先小闭环,再大闭环的心态去买,就一定不会错。

苹果全家桶购买顺序(apple全家桶设备购买顺序)

第一级别:随身套装

第一、所有外设生态,都围绕不过三个主机:手机、平板、电脑。三个你必须选一个,作为你的计算中枢。剩下的配件都是这个主设备的“拓展和延伸”,比如耳机、手表、键盘、AirTag等等。此处优先建议iPhone,因为考虑到创建ID、对iCloud进行操作、照片备忘录查找等操作,且每天都是手机是不离手,也几乎所有设备都能适配、绑定、删除等操作。所以优先iPhone。

第二、再买AirPods,也是增强体验感的必入产品。(这个地方很多人会纠结一下,一定要先买耳机再买手表,因为手表不是刚需,耳机体验更香)

此时你已经,算是已经集齐“随身基础套装”。如果钱不够就上iPhone11,起码支持U1芯片和夜景模式提升太大了。AirPods可以选3和AirPods pro的区别,真没有价格区别,主要看你到底能不能适应“降噪功能”。有些人就不喜欢入耳耳机,那就果断买3。如果能适应,只是多花两三百块钱。

此时,全家桶1.0,已经点开了。再往下有三个分支科技树。。。

第二级别:选分支路线

“健康套装”、“娱乐套装”、“生产力套装”。

走“健康线”,你需要配上Apple Watch。“健康”是苹果产品的一大分支。如果你确实有跑步习惯,和确实觉得手上需要这么个装饰,买了也不算贵。这也算iPhone的健康功能延展:提醒你久坐、提醒你洗手、提醒你各种健康监测。除此之外,还有:闹钟、记事、Siri、云解锁、云拍照等等,都算是iPhone的另外一块小屏幕。

走“娱乐线”,就配个iPad,我到现在也没配,因为对于我的工作和生活来讲,意义不大,没时间刷剧。看电影用电脑也挺好。不过多数女生都会走这个路线。或者非常轻非常轻的轻办公(网页+office)。过渡款选iPad每年基础款、常用刷剧走时尚风格选air、常随身携带选mini、买个这玩意能帮你赚更多钱的选Pro、不打算买笔记本的就拿个iPad做做表格看个网页数据,选M1(苹果宣传的没错,对于有些人的工作环境,下台电脑未必是电脑)。至于是不是配键盘、笔、小音响,都是看你是否有进阶的需要。

走“生产力线”,此时需要开启Mac单独宇宙。这个单独的小生态和其他关联没有那么大。轻办公选Air,M1芯片够用。(轻办公意味着工作=网页+office三件套,和iPad pro的区别在于文件资料管理、打字舒服、领导看着工作态度端正)CPU残不残血无所谓,但一定要上16GB。如果工作内容有设计剪片和PS,如果只是Vlog用户,M1也够了。如果是用来赚钱,建议上MacBook Pro。(特别说明:如果你的职业,比如理工类、医疗、程序、教学、政府、国家安全等,需要奇葩软件或办公环境,可能不允许你涉及macOS相关,比如害怕和你同事的办公环境不兼容,比如在国企央企政府敏感部门,你可以完全屏蔽掉生产力mac这条线,也不耽误全家桶。)

当你选定这三条线后,再根据你的需求,来确定相关分支套件。

第三级别:分支套件

如果走健康线,深造一下,选S7,外加各类表带,甚至上个蜂窝版或者全钢表盘。蜂窝板可以让你出门跑步不用拿手机。或者担心野外手机没电手表能顶一下,再或者担心手机丢了要找手机,都ok。买个健康软件的会员,或者也有针对你特殊运动,比如跳舞、骑行、徒步、游泳,都有特殊的App支持。这条线不重要的2000+就能搞定,觉得这条线很重要的,也就大几千块。

如果走娱乐线,普通人iPad Air都没必要,不就上个网看个剧开个会写个东西基础款就行。当你需要重度性能使用,比如干活,比如重度游戏,可以上iPad Pro大屏,轻量办公就配个键盘,如果有需要把Pencil也配上、家里你也可以放个支架(如果是新款支持MagSafe的质检,可以填个磁吸支架,像个小显示器一样,和mac进行屏幕拼接)。如果考虑到好的视听体验,可以加上HomePod或者AirPods Max。这条线普通用户三四千就ok,Pro用户外加各种配齐的也能近两万。除非真有钱,但由衷建议,不靠这玩意儿赚钱的还是要克制一下。毕竟当你买了个iPad pro + 键盘笔和音响。按15000来算吧,从买那一天就开始跌价,它的生命周期顶多五年,每年少在这件事上花3000,成年人要花钱的地方还有很多。)

如果走生产力线,就根据工作场景和工作项目而定了。是经常拿着笔记本到处跑,大概率上班通勤都要背着?选14寸。还是大多数时间重度干活一个月也背不出去一次?选16寸。又或者,还是办公室一台,家里备上iMac?还是家里放笔记本,办公室放Mac mini或者Mac Pro?靠mac吃饭的人,不用我多做介绍。这是单独的生态,也是最烧钱的生态,如果想造,大几十万都可以。

把他们联动起来,就需要一个Apple ID,外加iCloud。

iCloud是你所有设备的云盘或者说是云中枢。如果大量照片存在云盘,在你的所有设备中,都可以随时增删改查。所有设备间完美同步。甚至你mac上的桌面和文稿中每天办公的文件,也可以随时用iPad、iPhone、甚至是win和安卓中,也能随时查看。(我就买个200G的服务,每月20元。比如我把我十多年的照片,全部上传云盘。保存原始尺寸(不到100G)。并花了一周时间,修改了所有照片的时间线和地点。(这样在未来,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想找某些照片时,只需要大致的时间和位置,我就能知道十年前的某天我整在干什么,你人生中的每一天,都不白活)

第四级别:有了以上眼花缭乱的产品,你能做些什么呢?

最后,请根据自身经济情况和切实需求,谨慎消费。再次声明:请慎重思考你的使用场景,电子产品是有保质期的,切勿意淫需求。如果是土豪,请当我这回答放了个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