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书怀的注释(陆游病起书怀赏析)

病起书怀的注释(陆游病起书怀赏析)

病起书怀

【宋 】陆游

病骨支离纱帽宽,

孤臣万里客江干。

位卑未敢忘忧国,

事定犹须待阖棺。

天地神灵扶庙社,

京华父老望和銮。

出师一表通今古,

夜半挑灯更细看。

 


释义

病起:病愈。

病骨:指多病瘦损的身躯。

孤臣:孤立无助或不被重用的远臣。

江干:江边,江岸。

忘忧:忘却忧虑。

阖棺:指死亡,意指盖棺定论。

庙社:宗庙和社稷,以喻国家。

京华:京城之美称。

和銮:同“和鸾”。古代车上的铃铛。

出师一表:指三国时期诸葛亮所作《出师表》。

挑灯:拨动灯火,点灯。

 


作者简介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受家庭熏陶具有爱国思想。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后做了一些小官,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宋光宗时又被启用,因规劝皇帝,常议北伐之事,受到弹劾,将其削职罢官,再次离京。

陆游被冷落十三年后,应诏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

支持韩侂胄北伐,北伐失败后 ,宋与金订下“嘉定和议”,陆游悲愤成疾,于1210年1月26日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临终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

 


赏析

这首诗创作于1176年4月,诗人已经年过半百,当时刚被免职,在成都的西南角浣花村居住,病卧20多天。

诗人的笔触从病后初愈发端,此时的他骨瘦如柴,连头上的纱帽都显得宽松了。诗人孤身一人,远离京城,住在江边。即使这样还抱着病弱之躯,在灯下细读诸葛亮的《出师表》。诗人读《出师表》的目的何在,是不言而喻的。

“位卑未敢忘忧国”展现的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胸襟让人敬佩,虽然职位低下卑微,可是从不敢忘记忧国忧民之事,把这看成是自己的本分。

封建社会读书人的思想和追求大都是利己的,提倡的是“学而优则仕”,在他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能有这样的抱负实属难得,是有大格局的人。这一句是全诗的升华,极具思想性、艺术性,境界深远,思想层次高,特别感染人,而且受众面延伸广,每个人都能联想自身,产生强烈的共鸣。

陆游一生都在心心念念北伐之事,临终这个愿望都没有实现。是诗人一生的憾事,也是诗人一生创作的主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