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型农村真人秀连续剧《大衣哥儿子的婚姻那些事》又开演了。
大衣哥的儿子朱小伟与儿媳妇陈亚男离婚后,陈亚男继续在网上做她的“直播大业”,但是效果不理想,然而陈亚男决定幡然悔悟,回去找大衣哥赔礼道歉,继续回去当大衣哥的儿媳踏实的过日子。
然而她是这么踏实的:他把回到大衣哥家的全过程进行了直播.....
大衣哥表示很愤怒:我儿子虽然老实,但不是缺心眼....
最近又有了陈亚男跪求公公大衣哥原谅的剧情,而未来剧情如何继续深入发展,还是得看男女主角的发挥和表现。
大衣哥的崛起:来自山东农民的逆袭
大衣哥叫朱之文,之所以被称作大衣哥,是因为他参加选秀的时候,另类的穿着一身绿色的军大衣。
1969年朱之文出生于山东省菏泽单县郭村镇朱楼行政村朱楼村,是世代贫农的阶级成分,朱之文从小就喜欢唱歌,但是11岁就因为父亲去世而辍学,此后他的选择和很多农民一样,在家务农,日子过得并不富裕,只不过由于爱好唱歌,朱之文在田间地头总是练着他那个老乡们都听不习惯的男高音。
大衣哥的成名之战
2004年湖南台的《超级女声》选秀节目,火遍全国。此后电视选秀类节目,被全国的各大电视台包括地市县的电视台纷纷仿效。一时间想要一夜成名的梦想家们纷纷登场,场面可谓是精彩纷呈,朱之文觉得他的机会来了。
2011年2月13日,山东电视综艺频道选秀类节目《我是大明星》济宁地区海选,身着经典的绿色军大衣的朱之文参加了,当时他的一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技惊四座,让评委一度质疑他是专业歌手,当得知他是一个农民的时候,纷纷给他点赞。而这个视频在网络上一经播出后,身着军大衣的普通农民和不普通的表演,这样的反差之下,朱之文火了,“大衣哥”的名号,也成为了朱之文闯荡江湖的“代名词”。
此后朱之文被邀请到湖南卫视、北京卫视等电视台录制节目,大衣哥的经典装扮和表演,让他持续保持热度,此后他上了当时在国内收视率极高的综艺节目《星光大道》,然后通过《我要上春晚》节目的选拔,并成功登上了2012年的央视春晚。
2012年央视春晚的大衣哥
2011年的年初,还在考虑当年收成的庄稼人,在2012年1月份就杀到了央视春节晚会上。42岁的大衣哥朱之文,用一年的时间就完成了从农民到明星的逆袭。
《我是大明星》是伯乐,《星光大道》是成功的天梯
从朱之文成功的履历上看,发现他音乐才华的绝对是山东电视台的《我是大明星》的选秀。因为在参加这个选秀之前,朱之文是完全意义上的农民。他的衣食住行都需要靠他在田间地头的刨挖,或者出外打工。
然而参加《我是大明星》之后,一切都变了。他的身份从农民变成了歌手。
然而真正让大衣哥走向人生巅峰的是央视《星光大道》,尽管在当年的《星光大道》总决赛上朱之文仅仅得到第五名,但是他已经有了足够的身份,而且纯草根的农民出身,让他博到了足够的关注的眼球。
因为在当时,除了大衣哥的歌唱得确实不错外,大衣哥的出身和奋斗,让人意外和鼓舞,让全面人民特别是农民朋友感到欣喜:我们农民也能唱出这么好听的歌!
而正是这种呼声之下,大衣哥得以从《我是大明星》到《星光大道》再到央视春晚,实现了三步跨的一击而中扣篮。
所以《星光大道》绝对是朱之文成功的天梯。
《星光大道》上大衣哥与于文华
更重要的是,此后的朱之文得到了歌唱家蒋大为、于文华的点拨,实力更胜一筹了。
大衣哥为啥能一直红?秘诀在这里
明星们不是恒星、更不是行星,而全都是高速运动与空气摩擦发光发热的流星。无论他们发亮时多么耀眼,但终究会落幕。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昔日火遍大江南北的香港明星温兆伦在山东临沂的郯城县城进行商演,而现场观众寥寥,演唱一曲之后,连掌声都没有。
山东临沂演出的温兆伦
而当年与朱之文前后从《星光大道》走出来的阿宝、王二妮、玖月奇迹、安与骑兵们更是早已经销声匿迹,大衣哥却仍旧火着,而且商演不断,数钞票也是数到手软。
大衣哥的唱功肯定不是《星光大道》里面出来的明星中最好的,倒不是大衣哥水平不行,因为大衣哥毕竟不是专业的,而《星光大道》虽然号称是老百姓的舞台,但是我们都清楚很多参加的都是专业文艺人士。
大衣哥的颜值不是《星光大道》里面最帅的,这是因为大衣哥的长相确实一般,而且《星光大道》里面的俊男靓女确实不少。
那么,大衣哥为什么能够十年如一日的长红?
当初我们看到的港台明星们,为了不让健忘的观众们,过于迅速地将他们遗忘,制造出各种关于感情的绯闻出来,不仅养肥了大批狗仔队们,让吃瓜群众有了茶余饭后的谈资,而且让自己能够更长在眼球关注点的最中心。
这背后展示出来的是明星们满满地求生欲。
大衣哥当然没有花边绯闻,老实憨厚的大衣哥也确实不是玩弄感情的高手,而且这样的话一着不慎,就容易成为劣迹艺人,比如如今被打上劣迹艺人标签的黄海波,已经复出无望。
那么大衣哥是怎么操作的?
朱楼村的江湖恩怨是是非非
当年旧社会的某军阀说过:“江湖不是打打杀杀,是人情世故....”大衣哥所在的朱楼村江湖也是如此。
大衣哥成名之后,除了被他唱得更红了的《滚滚长江东逝水》之外,接下来最先被家喻户晓的就是他们全村的老乡们都和大衣哥闹矛盾。那时候经常的新闻是“大衣哥为村里免费修路遭受白眼”以及“村民向大衣哥借钱不还”云云。
关于借钱
一时间,大衣哥几乎成为全村的对立面,而媒体报道出来的一方面是大衣哥的乐善好施,而另一方面则是大衣哥所在朱楼村村民的自私刻薄,见钱眼红.....
当时类似的报道劈天盖地,甚至大衣哥夫妇和朱楼村村领导被请到电视台做节目,在电视机前讲他与朱楼村村民的故事,而为了收视率,记者们也耗费这大量的媒体资源去朱楼村采访,探查朱楼村村民对大衣哥的真实想法。
然后全国的吃瓜群众们都纷纷用着自己的道德标准来评价这件事的是是非非,因为大家看来大衣哥平易近人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一员嘛,虽然这位“老百姓”早已是家资N万了。不仅能够看戏还能吃瓜,而且还能够对瓜品头论足,津津有味.....
所以大衣哥生活在老百姓的关注点里,一直红着。
当然要说大衣哥一开始就用这个炒作,可能有失公允,但是后续这个事件高烧不退,说是大衣哥的团队没有在背后推波助澜,那肯定是没有人信的。
种地被围观的大衣哥
而且在新网络媒体时代,很多人想要去朱楼村蹭大衣哥的热点,开直播赚钱,大衣哥也就半推半就,有人蹭说明自己很热,然后互相报团取暖,大家的热度就长期保持了。
这可能就是大衣哥尽管在电视机前诉说着对朱楼村村民的不满,但是依然在朱楼村居住,还种着地,收着玉米。因为一面是衣着光鲜靓丽,在聚光灯下的大舞台上一展歌喉,同时又摇身一变,穿着大衣开着三轮收着玉米加入到朱楼村江湖上是是非非之中,这种强烈的反差,让老百姓们屡看不厌。
这种变相的炒作,看似简单,确实道行高深的高级手法。
江山代有才人出?大衣哥家新代言人陈亚男
大衣哥家夫妻二人,一儿一女一共四口人,实际上目前从采访报道上看,大衣哥的家庭成员包括大衣哥在内,性格都偏内向朴实,不能够很好的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但是大衣哥家的明星事业继续大发展,光有老实内敛的形象是不够的,也得有新生代的力量,于是这时候陈亚男同学出现了。
大衣哥的女儿在网络上的曝光度很低,大衣哥的儿子朱小伟的关注度倒是不少,而朱小伟和妻子陈亚男从结婚到离婚,从直播带货,到所谓与朱小伟矛盾、与大衣哥的夫妇的矛盾斗争,则是满满的昔日港台一线明星狗血绯闻剧情的绝对翻版。
从朱小伟与陈亚男婚姻开始,一直到中间的矛盾,到离婚再跪求复合原谅,一股大渣子味浓厚的凤凰女嫁入豪门,然后陷入与公婆、老公大乱斗的剧情之中。
陈亚男和朱小伟
结果就是,大衣哥家在成功通过与朱楼村村民的矛盾长期在关注舆论的中心后,再次通过陈亚男的这波操作,让大衣哥家族长期占据娱乐榜,而且是老少咸宜的花边新闻。
不得不说,尽管表面上看陈亚男与大衣哥家族的是是非非惹得大家品头论足,但是大衣哥家附近的直播仍然不断,大衣哥商演订单依然不断,就说明这波炒作也是成功的。
后记:偶然与必然
大衣哥的出名和长红是偶然,也是必然的。除了大衣哥的努力和后方团队的操作,也与我们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大衣哥一曲成名后不久,我们的社会就进入了自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全国上下的普通老百姓不仅仅是以前那样的传统媒体的吃瓜群众,而且是自媒体的吃瓜和卖瓜群众,我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且还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甚至有的卖瓜群众作品播放量已经超过某些传统公媒体,这也说明我们广大老百姓,也有了更多的评论权和话语权,娱乐界的是是非非我们可以说了,而是某一年龄段、某一群体的专享了。
这是个网红的时代,而大衣哥的身份除了是明星之外,也是善于包装和炒作自己的网红,这才是他久经不衰的原因。
在这个时代,还觉得自己是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的明星,而看不上扎根普通老百姓中的网红,那么终究会被遗忘,尤其是在健忘的娱乐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