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基础篇
朗程金笔作文以“先做人,后作文“为理念,支持以人为本的绿色作文,倡导走生活作文之路。在实际课堂中,运用场面、情境、情景、展示等多种手段进行作文教学的一种教学方法。 她倡导“写美文,做好人”,以作文教育为载体,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快乐,成才;读写,成功”,全方位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的一种教学模式。
学习了《真人真事真风采 天机云锦任我裁》一课后,领航教育的初中学子,在规定的一节课时间内,完成了《难忘的》半命题作文,有以下同学获得了本次作文的优秀档次,他们是:魏婉琪、纪妍如、侯长宇、马天悦,尹博、孙新舒、王文慧、马静、李芯宇、侯昊彤、鞠奇璋。(排名不分先后)。
此次作文,有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发扬光大!
第一、学生善于从生活中选材。因为生活,是我们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源泉。比如,纪妍如同学的《难忘的画面》,她选择了小巷、商场、街头几个场面,表现了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美好。侯长宇同学《难忘的“化学实验”》,选择了淀粉遇碘变蓝的化学实验经历写进文章,在行文中表现对科学的追求的难忘故事。尹博同学《难忘的书签》,记载了好友赠予他书签的一个小故事。马天悦同学,拟一个《难忘的陪伴》标题,写了与妈妈一起在北京过新年的难忘场面等等。
第二、学生善于用美的眼睛看世界。我们知道,生活中不缺少美,就是缺少美的发现。我们要注重培养学生发现美的眼睛,要从学会观察开始。观察要通过对平凡的素材内涵去挖掘,挖出新意及深刻的内涵来。比如魏婉琪同学《难忘的四季》,从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特点入笔,写出了对生活的感悟。侯昊彤同学《难忘的落叶》,写了看到的落叶和落叶下发生的故事,题记和后记引用了古诗开篇点题、收尾,非常精妙。马静同学《难忘的一幕》,选择了一少年主动帮老爷爷推车的故事等等。
现摘录几篇,以飨读者!
难忘的“化学实验”
侯长宇
自然赋予了人类记忆的能力,使得世界五光十色。没有记忆,一切值得纪念的就不会被铭记,人类的文明薪火就不能得以延续。我们既然有资格去爱、去恨、去畅想、去难忘,我们就应该好好使用它。
小时候,比较自由,很不听管教。现在看来当时真是不可救药。没让父母省心的我,经常弄出些“幺蛾子”。有段时间一度沉迷搞破坏,“美其名曰”为培养化学志趣的实验,但实际上都是搬不上台面儿的东西。
有一次听同学说,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我十分好奇,当天回家就决定试一试。不知从哪里找来的笔筒盖儿、棉签儿乃至各种“调料”,都被我当作“实验器材”,一番捣弄之下,我做出了十分奇怪的不可描述的东西。未几,我把“作案工具”草草的收拾起来,顺手就把实验的面团儿扔进了下水道。
第二天刚刚醒来,发现妈妈一脸阴沉的站在我的床前,朦胧中,问了句“怎么啦?”,我还在佯装不知情。裤子还没提好,妈妈一把把我拉到洗手间,指着一片狼藉的地面,我就意识到已经瞒不住了。望着妈妈拉下来的脸,我已经预料到接下来的“关爱”了,于是我拔腿就跑,假装撞在了门上,果然逃脱了这一劫。
时至今日,想起过往的自己跟现在相比,可谓是判若两人。不知由儿时的天真,到将其蜕变如今的我,经历的一切是幸事还是磨难,抑或两者都是。总之,这些记忆封存的琥珀,成了我过去生活的底色,永远珍藏。
难忘的画面
纪妍如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画面,让我们难忘,让我们感动,给我们希望,给我们力量。请跟随我的摄像机,去看看生活中的一个又一个美好画面。
小巷里
从家里出来,有一条小巷。一个稚嫩的孩童声引起了我的注意。“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去接奶奶呢?”,“因为,爸爸的妈妈是奶奶呀!爸爸说。孩子说童声童气的说:“那我也要对奶奶好!”。爸爸抱起了儿子,转了几圈儿,说:“我的乖儿子,长大了,知道疼奶奶啦!”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随手拍下了这张照片。
商场柜台里
从小巷出来,进了商场,我看到柜台里的售货员一个个笑容满面。最惹人注意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售货员,她耐心地向一位年龄较大的农村妇女介绍商品,不厌其烦。讲起话来滔滔不绝。把我也吸引过去了。讲了半天,顾客还是没有买。她用微笑着把它目送离开。多么温暖的画面。我又拍下了这张照片。
街头
从购物中心出来,走在街头。一位年轻的妈妈牵着孩子,忽然,小孩儿突然把手从妈妈的手中抽出,跑到前面去了。我一怔,这孩子怎么了?只见小孩儿从地上捡起一个空塑料瓶子,立即扔到了垃圾箱旁。年轻的妈妈赶忙走到孩子身旁,深情的说:“爱护环境是好事,但垃圾要扔到垃圾桶里啊。”母亲拿起瓶子要扔到垃圾桶里,那个小孩儿抓住妈妈的手说:“别,妈妈,环卫工老奶奶这样就可以直接捡起瓶子啦!”,年轻的妈妈会心的笑了起来——我又拍下了这张照片。
这些画面,习以为常,很普通,如此的珍贵,但让我感动。我将储存在我心灵的u盘里,直到永远——
难忘的陪伴
马天悦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有各色各样的人、事、物,留在记忆的深处。而我觉得,更多的是陪伴。亲人的陪伴,让我们感到温暖;朋友的陪伴,让我们感到快乐;好书的陪伴,让我感到富足。
记得前几年,我经常独自在家,这时少不了好书的陪伴,可以这么说,在我的成长中更多的是书的陪伴。
小时候,我为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感到悲伤,我为丑小鸭变成白天鹅而开心,我为白雪公主的善良感到开心。渐渐的进入知识的海洋,我读的书多了,激起我的好奇心,为我以后的学习奠定的基础。课余时间我常在童话中如痴如醉,我知道夸父的坚持不懈,精卫了坚韧不拔,这些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上了初中,知识的锦囊越垒越高,早晨拿起一本书,使我一天安静下来;中午当别人还沉浸香甜的午睡中,我拿起一本儿书,去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傍晚拿起一本书,消除了一天的辛苦和烦恼。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逐渐掌握了读书的技巧,用心体会书中的美好,真正体验到了,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当我受到挫折时,书告诉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每当骄傲时,书提醒我“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是书让我一次次战胜自我,让我的心灵一次次得以净化、升华。
书,让我看到了正义与邪恶的斗争;书,让我认识到人间的美与丑、善与恶;书,让我真正体会到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书,是人类文明的向导,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陪伴我比任何人时间都长。书是我的挚友,知己乃至导师。
书,已流淌在我的血液里;书,更我一生的陪伴。
难忘的落叶
侯昊彤
秋时惊落叶,飘零似客心。翻飞未肯下,犹言情故林。
——题记
独自走在幽静的小路上,感觉有一阵阵凉风嗖嗖吹过,哦,对了,已到了中秋,正是树叶由绿变黄,飘然飞下的季节。再往前走,发现一排座椅,下意识的在那儿坐会儿。几片叶子簌簌的飘落下来。不由自主的说一声:“——好美呀!”急忙用手机把这一刻精彩拍了下来。仔细一看照片,这张照片里有一个抢眼的镜头,一片橘黄的叶片上有一只红色的圆圆的毛毛虫,紧紧地贴在叶片上,像在和叶子亲吻告别。
不久,一个大人和一个大约五六岁小女孩儿,从我对面走过来。小女孩儿童真地问道:“爸爸,为什么一到秋天,叶子就会落到地上,并且变成了黄色的呢?”小姑娘爸爸蹲下身子,摸着孩子的头,面带笑容的对孩子说:“春天、夏天的叶子不是在树上生长吗?好几个月了,经历了阳光雨露,风吹日晒,到了秋天它们成熟了,自然就落下来了。”停了停,又补充道“也为大地越冬添上一层棉衣!”小姑娘似乎听懂了,点点头。
听了这对父女的对话,我开始陷入深深的思考。没有落叶,就没有四季轮回,就没有了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
秋日漫漫,落叶安然的躺在大地温暖的怀抱,为了完成一个新的使命。这使命就是为自然出份儿力,任由风带着它飘向远处,它知道现在才是它一生最美的时光,就像生活中有些人愿意为了别人,放弃自己,无私奉献,无怨无悔。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后记
诚然学生们的习作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卷面不够整洁;字迹书写不工整,不美观,错别字现象时有发生;标点符号不能正确运用;段落划分不够合理;个别学生存在模仿范文、而不进行再加工再创新的现象;极个别的同学脑子里没素材,不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缺少锤炼语句的能力,缺少细节描写的功夫,这些都有待于在今后的习作训练中去改进和提高。
同学们,我们生活中就要留心观察,学会从观察中发现美。如果我们把心灵的摄像机对准美,那么我们看到的,将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如果您具备了写作基本素养,能主动捕捉生活的美好,锤炼语句的能力,细节描写的功夫。你的习作,就会锦上添花。
——老师絮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