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优秀习作:《雨中即景》

《雨中即景》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雨,就这样悄无声息地降临了。

“滴答、滴答… …”,窗外的声音把我从晨曦中唤醒。我推开窗,呀,下雨了,是雨滴在敲打屋檐,发出轻微的声响。我将手伸出窗外,抚着雨珠,凉丝丝的,品一小口,甜蜜蜜的。我望着窗台上的一株两株牵牛花,她张开大喇叭,向四周渲染雨的快乐。

田野间,农民伯伯抬头凝望天空,这场来之不易的雨在不经意间抚平了皱起的眉头。他们齐声唱道:“雨啊,你终于来了。”周围的秧苗似乎感受到了这一切,鞠躬向雨道谢。

公园里,小草醒了,掀开被子,一个劲地向上钻,终于露出了它们那尖尖的小脑袋,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你看,它们变得多精神啊。这些草儿高兴得像一个个顽皮的小孩子,任凭雨的浇灌。经雨沐浴的草儿更绿了,那晶莹的水滴一闪一闪的。远远望去,那分明就是一朵花。

小学五年级优秀习作:《雨中即景》

轻风拂过,柳树的长发更加飘逸了。几枝“新发”在树上冒出来,就像几个小娃娃,在一起讲着悄悄话。柳树则变成了一位绿衣少女,在池塘边梳妆打扮。俨然一幅“柳绿更带春烟”的画面。

雨一下,池塘间的青蛙更闹腾了,它们兴奋地叫道:“呱呱,呱呱……”仿佛在说:“谢谢你,雨姑娘,我又可以继续唱我的《雨之曲》了。”说着,又钻进水中,准备清清嗓子,开始它的演唱会。

古代文人对于雨也是情有独钟,辛弃疾说:“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戴叔伦说:“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晚。”……而雨则是在人们的赞不绝口中悄然谢幕。

教师点评:写景的习作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然后,本文小作者却把雨中即景写得有声有色,她充分运用了多种感官来观察雨,把自己置身其中,有一种物我两忘之感。习作描写了田野、公园、池塘等多个不同的场景,静态与动态两种描写方法交替运用。习作用语优美,运用比喻、拟人等多种修辞手法,在结构上也颇有美感,引用杜甫写春雨的诗歌开篇,用辛弃疾写雨的诗歌结尾,前后呼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