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河东郡(今运城永济)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愚溪”,汉族,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市永济、芮城一带),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 他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并称为“唐宋八大家”。“千古文章四大家”之一。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中进士,五年后又考取博学宏词科,先后任集贤殿正宇,蓝田县尉和监察御史里行(即见习御史)。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革新运动。革新失败后,王叔文被杀,柳宗元也从中央贬到了地方先是贬为绍州刺史,未及任又被贬为永州(现属湖南)司马。 十年后,又贬为柳州刺史。819年病死于柳州任上。
一句话介绍柳宗元?
柳宗元(773年-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运城)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819年,十一月初八,柳宗元病逝,享年47岁。
柳宗元参加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永州司马。为当道者嫉恨,除短暂奉召入京外,终生未再北还。柳宗元寓情山水而不忘国政,特别因首创“寓言”体,留下“黔之驴”“临江之麋”“捕蛇者说”等小品而别具一格。
其文经后人辑为三十卷,名为《柳河东集》。因其出于河东柳氏,人称柳河东,又因终于柳州刺史任上,复号柳柳州。
文学成就:
贞元、元和年间,柳宗元开始写作散文,他的理论主张和韩愈不尽相同,但反六朝骈文与复古的观点却一致。柳宗元所谓的“道”,比韩愈更广泛。他的散文创作成绩优美,是韩愈古文运动有力的支持者。
柳宗元散文作品数量多,体裁多样化,论说文剖析精辟,思理精密,词句严谨;寓言小品短小精炼,形象生动,深藏讽喻,寄意深远。
柳宗元山水游记简洁秀美,情景交融,体物入微,能把握自然景物本身的特征,善用比喻,形象生动,雄深雅健,简明峻洁,记旨深远,往往寄寓作者幽愤之情。为山水游记之宗,如《永州八记》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近百篇,散文论说理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有《河东先生集》,代表作有《溪居》、《江雪》、《渔翁》。
柳宗元擅写政论(如:《封建论》)、传记,如《捕蛇者说》 、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也善写寓言,如《三戒》 (临江之麋、永某氏之鼠、黔之驴)、《罴说》、《蝜蝂传》。诗歌方面,著名的有《江雪》等。
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
柳宗元中进士第几名?
柳宗元中进士及第(第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为状元也叫鼎元,第二名为榜眼,第三名为探花),进士及第为前三名
柳宗元,字子厚(773——819年),河东(今永济县)人,是唐代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政治改革家。唐朝安史之乱后,宦官专权,藩镇割据,土地兼并日渐严重,社会生产破坏严重,民不聊生。柳宗元对这种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积极参加了王叔文领导的“永济革新”,并成为这一运动的中坚人物。他们革除弊政,打击权奸,触犯了宦官和官僚贵族利益,在他们的联合反扑下,改革失败了,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
柳宗元中过科举吗?
柳宗元二十一岁时参加科举考试,一举夺得进士得以入朝为官。
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与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合称“韩柳”,与刘禹锡合称“刘柳”。柳宗元生于公元773年,卒于公元819年,共享年47岁。柳宗元在仕途上非常坎坷,后来他寄情于山水之间。每天研究文学散文和诗歌,最终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
柳宗元的个人简介?
柳宗元以也叫柳中元,唐代文学家、哲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字子厚。祖籍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西文学村柳家巷),后迁长安(今陕西西安),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世称“柳河东”。
在北朝时,柳氏是著名的门阀士族,柳、薛、裴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曾自豪地说:“柳族之分,在北为高。充于史氏,世相重侯。”[注:《故大理评事柳君墓志》]自北魏以来,柳宗元的祖先世代显宦,到唐朝,河东柳氏作为“关陇集团”的一个有势力的家族,在朝廷中据有显赫的地位。就拿高宗一朝来说,柳氏家族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多达20多人。柳宗元的父亲柳镇,在玄宗天宝末曾做过太常博士,安史之乱后又继续为官。柳宗元的母亲卢氏,出身于著名的士族范阳卢姓,但家道早已没落。她生有二女一子,柳宗元最幼。两个女儿分别配山东崔氏、河东裴氏,都是没落的旧士族。柳宗元的家庭出身,使他始终保持着对祖先“德风”与“功业”的向往。他常常以自豪的语气,叙说祖上的地位与荣耀,表现出强烈的重振“吾宗”的愿望和对功名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