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大臣排名?
第十名 杨廷和
杨廷和(1459年10月15日—1529年7月25日),字介夫,号石斋,汉族,四川成都府新都人,明代著名政治改革家,文学家杨慎之父。历仕宪宗、孝宗、武宗、世宗四朝。
杨廷和,历经四朝,虽受争议,但是仍然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有的政治家并不被所有人理解,但都是为民人服务的,杨廷和是这样的一个人!
第二名 李东阳
李东阳生于正统十二年六月九日,卒于正德十一年七月二十日(1447年7月21日-1516年8月17日),字宾之,号西涯。祖籍湖广长沙府茶陵,因家族世代为行伍出身,入京师戍守,属金吾左卫籍。
第八名 海瑞
海瑞(1514年1月22日-1587年11月13日),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今海口市)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
海瑞, 你可以不知道谁是王阳明,你可以不知道谁是张居正,但是你不会不知道海瑞。海瑞是海南人,据说还是伊斯兰教徒,其思想做法在以后被轰轰烈烈地宣泄的到处都是。
第七名 郑和
郑和(1371-1433),明朝太监,原姓马,名和,小名三宝, 又作三保,云南昆阳(今晋宁昆阳街道)宝山乡知代村人。中国明朝航海家、外交家。
第六名 徐阶
徐阶(1503年10月20日-1583年6月7日),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汉族,明松江府华亭县(今上海市松江区)人。明代名臣,在嘉靖朝后期至隆庆朝初年任内阁首辅。
第五名 戚继光
戚继光(1528年11月12日-1588年1月5日),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卒谥武毅。汉族,山东蓬莱人。明朝抗倭名将,杰出的军事家、书法家、诗人、民族英雄
第四名 刘伯温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人称他刘文成、文成公。
中国明初大臣,文学家、军事家。字伯温。浙江青田人。元至顺间举进士
第三名 张居正
张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号太岳,汉族,幼名张白圭,江陵人,时人又称张江陵。明朝中后期政治家、改革家,万历时期的内阁首辅,辅佐万历皇帝朱翊钧开创了“万历新政”。
张居正,一个伟大的改革家,一个伟大的宰相,一个伟大的独裁人物。
第二名 于谦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汉族,明朝名臣、民族英雄,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
于谦,一个伟大的民族英雄,我没上学就知道这个名字了!用一句话来形容他的品质那就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用一句话来评价他的功劳就是“于谦大名垂宇宙,万古云霄一羽毛”当然,《石灰吟》更能突出他一生情操
第一名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绍兴府余姚县(今属宁波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亦称王阳明。
王守仁,明朝第一人。身为四大家而又精通三大家,历史上少见的全能完美人才
明朝首辅列表?
1、黄淮: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 1402
2、解缙:洪武三十五年十一月进,永乐五年二月罢。 1402-1407
3、胡广:永乐五年二月进,十六年五月卒。 1407-1418
4、杨荣:永乐十六年五月进,二十二年八月降。1418-1424
5、杨士奇 永乐二十二年八月进,正统九年三月卒。 1424-1444
6、杨溥:正统九年三月进,十一年七月卒。 1444-1446
7、曹鼐:正统十一年七月进,十四年八月卒。 1446-1449
8、陈循:正统十四年八月进,天顺元年正月罢。 1449-1457
9、徐有贞 天顺元年二月进,六月罢。 1457
10、许彬:天顺元年六月进,七月罢。1457
11、李贤:天顺元年七月进,成化二年三月丁忧。 1457-1466
12、陈文:成化二年三月进,五月降。 1466
13、李贤:成化二年五月复,十二月卒。1466
14、陈文:成化二年十二月进,四年四月卒。 1466-1468
15、彭时:成化四年四月进,十一年三月卒。 1468-1475
16、商辂:成化十一年三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1475-1477
17、万安:成化十三年六月进,二十三年十月罢。 1477-1487
18、刘吉:成化二十三年十月进,弘治五年八月致仕。1487-1492
19、徐溥:弘治五年八月进,十一年七月致仕。1492-1498
20、刘健:弘治十一年七月进,正德元年十月致仕。 1498-1506
21、李东阳 正德元年十月进,七年十二月致仕。1506-1512
22、杨廷和 正德七年十二月进,十年三月丁忧。 1512-1515
23、梁储:正德十年三月进,十二年十一月降。 1515-1517
24、杨廷和 正德十二年十一月复,嘉靖三年二月致仕。 1517-1524
25、蒋冕:嘉靖三年二月进,五月致仕。 1524
26、毛纪:嘉靖三年五月进,七月致仕。 1524
27、费宏:嘉靖三年七月进,五年五月降。 1524-1526
28、杨一淸 嘉靖五年五月进,七月降。 1526
29、费宏:嘉靖五年七月进,六年二月致仕。 1526-1527
30、杨一淸 嘉靖六年二月进,八年九月致仕。 1527-1529
31、张璁:嘉靖八年九月进,十年二月易名孚敬,七月致仕。1529-1531
32、翟銮:嘉靖十年七月进,十月降。 1531
33、张孚敬 嘉靖十年十月复,十一年八月致仕。 1531-1532
34、方献夫 嘉靖十一年八月进,十二年四月降。 1532-1533
35、张孚敬 嘉靖十二年四月复,十四年四月致仕。 1533-1535
36、李时:嘉靖十四年四月进,十七年十二月卒。 1535-1538
37、夏言:嘉靖十七年十二月进,十八年五月致仕。 1538-1539
38、夏言:嘉靖十八年五月复,嘉靖二十年八月致仕。 1539-1541
39、翟銮:嘉靖二十年八月进,十月降。1541
40、夏言:嘉靖二十年十月复,二十一年七月罢。 1541-1542
41、翟銮:嘉靖二十一年七月进,二十三年八月罢。 1542-1544
42、严嵩:嘉靖二十三年八月进,二十四年十二月降。 1544-1545
43、夏言: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复,二十七年正月致仕。1545-1548
44、严嵩:嘉靖二十七年正月进,四十一年五月罢。 1548-1562
45、徐阶:嘉靖四十一年五月进,隆庆二年七月致仕。 1562-1568
46、李春芳:隆庆二年七月进,五年五月致仕。1568-1571
47、高拱:隆庆五年五月进,六年六月罢。1571-1572
48、张居正:隆庆六年六月进,万历十年六月卒。1572-1582
49、张四维:万历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丁忧。1582-1583
50、申时行:万历十一年四月进,十九年九月致仕。1583-1591
51、王家屏:万历十九年九月进,二十年三月致仕。1591-1592
52、赵志:万历二十年三月进,二十一年正月降。1592-1593
53、王锡爵:万历二十一年正月进,二十二年五月致仕。1593-1594
54、赵志:万历二十二年五月进,二十九年九月卒。1594-1601
55、沈一贯:万历二十九年九月进,三十四年七月致仕。1601-1606
56、朱赓:万历三十四年七月进,三十六年十一月卒。1606-1608
57、李廷机: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进,四十年九月致仕。1608-1612
58、叶向高:万历四十年九月进,四十二年八月致仕。1612-1614
59、方从哲:万历四十二年八月进,泰昌元年十二月致仕。1614-1620
60、刘一燝:泰昌元年十二月进,天启元年十月降。1620-1621
61、叶向高:天启元年十月复,四年七月致仕。1621-1624
62、韩爌:天启四年七月进,十一月致仕。1624
63、顾秉谦:天启四年十一月进,六年九月致仕。1624-1626
64、黄立极:天启六年九月进,七年十一月致仕。1626-1627
65、施鳯来:天启七年十一月进,崇祯元年三月致仕。1627-1628
66、李国:崇祯元年三月进,五月致仕。1628
67、来宗道:崇祯元年五月进,六月致仕。1628
68、周道登:崇祯元年六月进,十二月降。1628
69、韩爌:崇祯元年十二月进,三年正月致仕。1628-1630
70、李标:崇祯三年正月进,三月致仕。1630
71、成基命:崇祯三年三月进,九月致仕。1630
72、周延儒:崇祯三年九月进,六年六月罢。1630-1633
73、温体仁:崇祯六年六月进,十年六月致仕。1633-1637
74、张至发:崇祯十年六月进,十一年四月罢。1637-1638
75、孔贞运:崇祯十一年四月进,六月罢。1638
76、刘宇亮:崇祯十一年六月进,十二年二月罢。1638-1639
77、薛国观:崇祯十二年二月进,十三年六月致仕。1639-1640
78、范复粹:崇祯十三年六月进,十四年五月罢。1640-1641
79、周延儒:崇祯十四年九月进,十六年五月罢。1641-1643
80、陈演:崇祯十六年五月进,十七年二月罢。1643-1644
81、魏藻德:崇祯十七年三月进,本月卒。1644
82、史可法:崇祯十七年五月进,八月出。1644
83、高弘图:崇祯十七年八月进,十月罢。1644
84、马士英:崇祯十七年十月进,弘光元年闰六月罢。1644-1645
85、黄道周:弘光元年闰六月进,隆武元年七月出。1645
86、路振飞:隆武元年七月进,二年十月降。1645-1646
87、丁魁楚:隆武二年十月进,永历元年正月叛。1646-1647
88、吴炳:永历元年二月进,八月卒。1647
89、严起恒:永历元年九月进,三年正月降。1647-1649
90、黄士俊:永历三年正月进,四年正月罢。1649-1650
91、严起恒:永历四年正月进,四月罢。1650
92、文安之:永历四年四月进,五年二月出。1650-1651
93、吴贞毓:永历五年二月进,八年三月卒。1651-1654
94、丁继善:永历八年四月进,十四年罢。1654-1660
95、马吉翔:永历十四年进,十五年七月卒。1660-1661
嘉靖为啥不杀杨廷和?
因为杨廷和是站在了道德最高点,要是杀了杨廷和,嘉靖帝会落下不好的名声,而皇帝都是好面子的。
1521年,正德朱厚照驾崩,无子嗣,从弟朱厚聪即后来的嘉靖即位。
很快,嘉靖上任不久,要求给自己的亲生父亲追封皇帝谥号,史称“大礼仪”之争。
但宰辅杨慎的父亲杨廷和等人认为有违礼仪,却坚决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杨廷和最终被迫辞官回乡。
嘉靖名臣?
名臣之一-夏言
在世时间:1482年-1548年
官职:历任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并加封加少师、特进光禄大夫、上柱国,内阁首辅等职;
简介:夏言主要因知古代礼法以及具有大才,善于辩论而被重任。在任内阁首辅期间敢于直言纳谏,多次建议被采纳,身受嘉靖皇帝赏识。然而后期逐渐失宠,再加上严嵩的诬陷,最终被处死;其擅词曲及书法,主要作品《桂洲集》、《南宫奏稿》。
名臣之二-杨廷和
在世时间:1459年-1529年
官职:历任授官翰林检讨、太子讲读、东阁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傅、谨身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等职;
简介:杨廷和年少成名,在嘉靖皇帝还是太子时为其讲读文献,嘉靖即位后受到重用。在位期间因革除朝内弊政,受朝廷内外称赞。但因后期和嘉靖皇帝在礼仪方面的观点不和,导致被罢官为民。其擅书法,笔法工整,主要作品《杨文忠公三录》。
名臣之三-严嵩
在世时间:1480年—1567年
官职:历任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殿大学士、内阁首辅等职;
简介:严嵩因书法造诣深,擅长写青词,才得以得到嘉靖皇帝的赏识,据传其所写诗作达1300首。严嵩是明嘉靖时期著名的权臣,掌握国政达20年之久,期间迫害了很多正直之臣。最终在徐阶的设计之下,被没收家产,削官还乡,两年后病死;
名臣之四-徐阶
在世时间:1503年-1583年
官职:历任翰林院编修、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建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
简介:徐阶和严嵩一起为官十余年,期间为防止严嵩的迫害,一直谨慎行事,为了麻痹严嵩,还和严嵩结为亲家。但是其目的只有一个-扳倒严嵩,最终在其设计之下,终于成功,并取代严嵩,成为内阁首辅。其擅长写作,著有《世经堂集》、《少湖文集》等。
名臣之五-高拱
在世时间:1513年—1578年
官职:历任侍讲学士、礼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内阁首辅等职;
简介:高拱主要是徐阶引荐,为官期间励精图治,政绩卓然,最重要成就是避免了蒙古与中原的一场大战,保证了西北边境几十年的安定;然而因其性子急迫,看不惯朝廷中不好的行为,经常当众呵斥,导致了与朝臣之间出现间隙,最终被多位朝臣联合构陷,丢掉官职;其擅长写作,主要著作《高文襄公集》。
名臣之六-戚继光
在世时间:1528年-1588年
官职:历任登州卫指挥佥事、都指挥佥事、都司佥事、都督同知、总兵、左都督、太子太保、少保等职;
简介:戚继光是明朝杰出的军事家,一生主要两大军事成就。一是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保证了沿海人民的财产及生命安全;二是在北方抗击蒙古十余年,不仅保卫了祖国北部边境的安全,同时也促进了汉族和蒙古两个民族的和平交流与发展。然最终受到他人构陷被罢官,回乡后不久便病死。
名臣之七-海瑞
在世时间:1514年-1587年
官职: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南京右都御史等职;
简介:海瑞是明朝著名清官,一生经历四朝。为官之时不允许自己及家人接受他人财物,处处为老百姓着想,刚正不阿,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为其赢得“海青天”美誉。同时其为官之时还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既保证了洪水泛滥的自然灾害减少,又促进了河道运输的便捷。万历十五年在任上病故,南京城百姓闻讯后,集体罢市,为其送行。
明武宗的师傅?
明武宗的师傅是杨延和
明武宗朱厚照(1491年10月27日-1521年4月20日),男,汉族,明朝第十位皇帝,1505年—1521年在位,明孝宗朱祐樘和张皇后的长子。年号正德。
朱厚照从小机智聪颖,喜欢骑射。即位不久,便信用以刘瑾为首的宦官马永成、丘聚、谷大用、张永等八人,时称之为“八党”。悉以天下章奏付刘瑾,而刘瑾则日益诱导武宗戏玩娱乐。在西华门别筑宫殿,造密室于两厢,称为“豹房”、“新宅”,每日游乐其中。皇帝的荒嬉无度、宦官的恣意枉为,致使原已危机四伏的社会经济不断恶化,阶级矛盾不断激化,农民起义接连不断。刘瑾伏诛后,武宗日益宠信江彬。在江彬的诱导下,武宗屡屡出巡。正德十二年八月至十四年二月,武宗不顾大臣们的反对,一连四次出巡。在位期间因荒疏朝政,导致宗室安化王朱寘鐇、宁王朱宸濠先后起兵夺位。
正德十六年(1521年)三月,明武宗朱厚照驾崩于豹房,享年三十一岁,在位十六年,庙号武宗,谥号“承天达道英肃睿哲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毅皇帝”,葬于康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