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木版年画?
四大木版年画:四川绵竹年画、江苏桃花坞、天津杨柳青、山东潍坊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在历史上久负盛名,被誉为中国年画四大家。
绵竹年画,以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省绵竹市而得名。绵竹年画以彩绘见长而区别于其它年画,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
苏州桃花坞年画,桃花坞位于江苏省苏州市以北,桃花坞年画源于宋代的雕版印刷工艺,由绣像图演变而来,到明代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清代雍正、乾隆年间为鼎盛时期。
天津杨柳青年画,杨柳青位于天津市西20公里,它的木版年画始于明代崇祯年间,从清代雍正、乾隆至光绪初期最为风行。
潍坊杨家埠年画,杨家埠木版年画始创于明末,全以手工操作,用传统方式制作,初期受到杨柳青年画的影响,清代光绪年间达到鼎盛期,风行黄河下游一带。
木版年画发源于哪个镇?
木板年画发源于河南朱仙镇。2006年5月20日,朱仙镇木版年画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年画的风格因地域的不同而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面貌,总的说来,有宫廷趣味和市民趣味的杨柳青年画;有粗犷朴实、充满乡土气息的山东潍坊和河北武强年画;有造型生动活泼、色彩对比强烈,充满生活气息的梁平年画有以细腻工整的桃花坞年画;有古朴稚拙的河南朱仙镇年画,它是中国历史最为悠久的年画;还有大写意风韵的色彩浓艳的四川绵竹年画;有浓郁的地域色彩的福建漳州年画和广东佛山年画,它们多以红黑色打底,神佛类画丰富多样。这些年画丰富了中国年画的地域特色和风格特征,使之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风貌。
凤翔木版年画的造型独特之处?
凤翔年画特点鲜明,在装饰手法、题材、色彩及形象上均较具特色。构图饱满而不堆砌,格局大方,画风清雅。线条刚劲流畅,以线立骨,疏密有致。人物动态多富有装饰性。凤翔木版年画继承了关中地区积淀下来的秦、汉及唐时的壁画和石刻等艺术中凝重、端庄、大方的艺术手法,风格独特、极富地方特色。广泛地取材于民间百姓的真实生活,大量的运用写实手法进行创作,成为关中历史风情画卷和难得的历史民俗记录。在色彩表现方面,用鲜艳、强烈的色彩效果来营造年节时辞旧迎新、喜庆欢乐的气氛。“
凤翔木版年画在画面色彩对比强烈,主次分明,在色彩的处理上基本上以原色为主,间色为辅。色彩颜料以水色为主,以大红大绿为基调,紫色、桃红、槐黄配以淡墨和黑墨辅之,红和绿,黄和紫,黑和白几种原色相互对比,为了避开削弱鲜艳、强烈的色彩效果,一般很少使用间色。”凤翔世兴画局当时还创新了一种叫“金三裁”的年画。就是在一些横幅的三裁年画用色时候,在使用原用色的基础上,有新添加了鲜蓝、黄绿、紫色等多样间色,套色达到十几种之多。
另外,凤翔木版年画还有着点缀环境、装饰家宅的作用,因此,装饰性也成为凤翔木版年画主要的艺术特色之一。早期凤翔木版年画的门神画、谷雨等画中,不管是在构图、色彩安排方面,还是在点、线、面的组合上,装饰效果是最为引人注目的。很多时候人们先注意到年画的色彩和形式,再看年画的内容。
就像做年画的老人常说的:“远看搭眼,近看有味。”这些自然要依靠凤翔木版年画的装饰效果来体现。凤翔木版年画的用色有一定的规律可寻,那就是先考虑到内容再上色。那么凤翔木版年画用来表现喜庆的画面一般以大红为主, 和绿紫为辅,整体色彩比较稳重,大气。
民间艺人流传着许多配色的口诀,比如“红配黄,喜煞娘”等,红色是象征着喜庆, 和红色寓意相近,同时又代表着太阳的颜色,红色和 配一起时显得喜庆明朗。例如凤翔木版年画的门神《秦琼》,画面中有很大部分的颜色使用了红色,象征着过年时节的喜庆气氛。流传的口诀有句叫做“软靠硬,色不楞”,大意是硬色和软色搭配在一起会显得比较柔和。这里的硬色是指紫色、大红等颜色。软色是指 、绿色、桃红色等。因为“硬色”之间明度比较接近,硬色之间的对比也显得较弱。而软色和硬色在一起搭配会显得相对于柔和,中和了硬色的“闷”,整体色彩看起来会比较和谐。
现在的很多色彩理论和民间艺人的色彩感觉有很高的一致性,这是因为人们一般都喜欢色彩纯度比较高的颜色。民间艺人用来判断色彩是否好看一般是靠感觉,用好看、难看来作为评判色彩的标准,“年画在白粉刷过以后白色的底子上画颜色鲜艳的色彩,于现在色彩理论中的补色对比、色相对比、明度对比。”
凤翔木版年画的色彩是来源于人本能的对色彩的反映,民间画工们除了建筑或墓室壁画的作品,能够流传下来的很少,作画的经验也通常较少有文字记载,大多是以口诀的方式来代代相传。“民间画工经常用“画画无正经,新鲜就中”等口诀来表达人本能对色彩的喜好,“画画无正经”阐述了艺术自律中的游戏性,“新鲜就中”则是表达出人们喜欢纯粹色彩的本能。”因此,长期以来,凤翔木版年画就具有了非常纯朴的色彩感觉,对于传统的黄、红、绿、紫有一种特定的审美偏好,越纯粹,越令人感到悦目,以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有些色彩的运用几乎达到了十分自由表现程度。
民间的传统审美观念文化观念、和哲学意识也较为深刻的影响了凤翔年画的色彩与搭配。像大红、大黄是大吉大利的代表色并且具有节日气氛,在这个基础上,毫无顾忌的用艳红翠绿,明黄暗紫的色彩搭配直抒心中那种想要表现的色彩感觉,反映了民间艺人直言不讳的精神状态和向往美好生活的质朴愿望。
东昌府木版年画代表画?
东昌府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山东省聊城市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东昌府木版年画主要分布在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古城区内的东关街、清孝街,堂邑镇的许堤口及梁水镇的大赵等城镇乡村,其起源于明代,民国时期达到鼎盛。东昌府木版年画将年画与门神画融为一体,兼具审美欣赏和驱邪祈福的功能。它取材广泛,既有现实生活、历史人物、戏曲故事和神话传说的内容,又有围绕福、禄、寿、喜等祥瑞主题的表现。东昌府木版年画作品构图简洁,格调高,整体感强,人物造型夸张,形体丰满朴实,线条圆润流畅,刚柔相济,色彩鲜艳亮丽,对比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