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罗马斗兽场规则?
在残暴的古罗马竞技场上,角斗士们通过厮杀或牺牲来愉悦他人,然而奥地利法医学家最近发现,这些古代角斗士们似乎必须遵守一些相当严格的比赛规则,以避免出现野蛮的暴力混战。
野蛮世界也有井然之序
据路透社报道,通过特殊的X射线扫描和显微镜分析,奥地利考古学会和维也纳医学院的法医学家对十几年前出土的67具古代角斗士的遗骨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这些角斗士几乎从没有过混战的迹象。
角斗士头骨上的伤痕显示,每位角斗士在每场角斗中只能使用一种武器。而古代战场上的典型场景——野蛮的暴力和摧残,在古罗马竞技场上是不被允许的。
有些失败者在场下被处决
研究还发现,每一名角斗失败者都会很快死去。尽管多数角斗士都带有头盔,但其中的10具遗骨显示,他们都是由于头部侧面遭到近似方形的锤子般的东西用力击打而死。法医学家猜测,场下的刽子手可能采用这种方式来了结失败者的性命。研究结果还证实了古罗马艺术品中相关角斗士竞技场景的真实性——经过精心挑选的角斗士们在两位裁判的强令下进行生死格斗。
哈佛大学历史学家凯思琳·科尔曼曾为电影《角斗士》当过顾问,对于这一理论她也持赞同的观点。科尔曼最近在接受英国《新科学家》杂志采访时说:“角斗士的头骨上都没有重复受损的伤痕。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在角斗过程中和角斗结束后都存在严格的规则。”
此次研究使用的67具古代角斗士遗骨是于1993年在土耳其的以弗所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据估计其年代始于公元2世纪。
罗马斗兽场,亦译作罗马大角斗场、罗马竞技场、罗马圆形竞技场、科洛西姆、哥罗塞姆,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Amphitheatrum Flavium),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是古罗马文明的象征。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外观上看,它呈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最大直径为188米,小直径为156米,圆周长527米,围墙高57米,这座庞大的建筑可以容纳近九万人数的观众。
罗马竞技场介绍?
古罗马露天竞技场原名弗莱文圆形剧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遗址位于意大利首都罗马市中心,它在威尼斯广场的南面,古罗马市场附近。从外观上看,它成正圆形;俯瞰时,它是椭圆形的。
它的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位于今天的意大利罗马市中心,是古罗马时期最大的圆形角斗场,建于公元72至82年间由4万名战俘用8年时间建造起来的,现仅存遗迹。斗兽场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流氓们看角斗而造。
古罗马斗兽场传说?
1:伟大的斯巴达克思 公元前73年的一个深夜,罗马中部卡普亚城的角斗士学校中发生了一起殴斗事件,一名角斗士被同伴打死。就在卫兵们打开牢门驱散闹事者的时候,早有准备的角斗士们夺取武器杀死卫兵,冲向维苏威山区。
他们的领袖是腊东北的色雷斯人斯巴达克思,这就是著名的斯巴达克思大起义的开幕曲。 斯巴达克思是色雷斯人的部落首领,在同罗马军团作战的时候被俘,沦为奴隶。因他聪明,富有教养,体格健壮,他的主人把他送进角斗士学校,想把他训练成一名出色的角斗士。
在角斗士学校,他以他的勇敢和智慧,成了角斗士们的精神领袖。他利用一切机会劝说角斗士们为自由而死,而不应成为罗马贵族取乐的牺牲品。
他组织了200多个角斗士准备暴动的时候不慎泄密,于是他决定提前行动,结果有78人冲出虎口。 斯巴达克思提出了“将奴隶主变为奴隶”的口号,很快就有一万名逃往的角斗士和奴隶投奔他。
2:公元前72年春,罗马元老院派来镇压的三千军队被斯巴达克思消灭。这支勇敢的起义军闪电般的发展到了十二万人,斯巴达克思带领他们准备翻越阿尔卑斯山离开意大利,进入高卢地区发展,但由于受到围追堵截,所以挥师南下,准备渡海到西西里岛。
此时罗马元老院派出了他们的最后一张王牌:克拉苏。克拉苏为了恢复罗马军人的士气,采用了残酷的“十一抽杀律”:临阵脱逃的士兵,每十人一组,每组抽签处死一人。死亡的恐惧使得屡战屡败的罗马军团恢复了战斗力。
斗兽场由韦斯帕芗(Vespasian)皇帝下令修建,是古罗马当时为取悦凯旋的将领士兵和赞美伟大的古罗马帝国而建造的。
在其儿子图密善在位期间建成,是古罗马帝国标志性的建筑物之一。斗兽场建在另一个罗马皇帝尼禄的“金宫”(Domus Aurea)原址之上,这个宫殿在64年发生的罗马大火中被烧毁。
斗兽场是古罗马举行人兽表演的地方,参加的角斗士要与一只野兽搏斗直到一方死亡为止,也有人与人之间的搏斗。
根据罗马史学家狄奥·卡西乌斯(Dio Cassius)的记载,斗兽场建成时罗马人举行了为期100天的庆祝活动,宰杀了9000只牲畜。
罗马斗兽场解析?
斗兽场兴建于古罗马帝国岌岌可危之际,它的建造是为了显示罗马的力量与光荣。公元64年,尼禄皇帝统治下的罗马西起不列颠,东到耶路撒冷,是西方从未有过的大帝国。在人类血腥的历史上,没有任何建筑可以与它相提并论。
罗马斗兽场原名“弗拉维圆形剧场”,又名竞技场,是古罗马帝国专供奴隶主、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地方。场中可以竞技、比赛、歌舞和阅兵。古罗马角斗士与猛兽之间所进行的一切残酷的搏斗、厮杀,以博取皇帝、王公、贵族一笑,给他们带来一些原始而又野蛮的快感。
略显陈旧的门面上依稀可见罗马民众迎接君士坦丁大帝凯旋的热闹场面。这里曾经是罗马贵族嗜血暴力的娱乐场所,角斗士的残杀与搏斗满足着奴隶主野蛮的快感。
斗兽场在建筑史上堪称典范的杰作和奇迹,以庞大、雄伟、壮观著称于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大型体育场馆,其建筑设计一点也不落后于现代的美学观点。事实上,今天的每一个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都或多或少的烙上了一些古罗马斗兽场的设计风格。
斗兽场建筑为4层结构,平面呈椭圆形,外部全由大理石包裹,其柱形有爱奥尼式和科林斯式建筑特色,占地约2万平方米,外围墙高57米,相当于现代19层楼房的高度,最多可容纳8-9万观众。
斗兽场的中间为角斗台,长86米,宽63米,差不多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角斗台下是地窖,有隐藏的洞口和管道,这里关押猛兽和角斗士以及储存道具,表演开始时会把他们吊起到地面上。角斗台周围的看台分为3个区。从底层往上以此为:皇帝和贵族的座席、罗马高阶层市民席及一般平民席。三层以上是大阳台,贫穷的观众只能在此处站着观看表演。
罗马大斗兽场属于实用艺术?
这不是艺术,而是迫害奴隶的历史见证。罗马斗兽场是罗马的地标性建筑,于公元80年建成,这里曾是角斗士们性命相搏、死囚们与饿狮苦斗的地方,也是古罗马的伟大象征所在。
整个斗兽场的外墙由石灰石砌成,每层都有80个拱门,以使观众迅速入场并落座。二三楼的凹陷处曾经放满了大理石雕像。墙的顶端点缀着窗户和细长的科林斯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