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山工课文?
《挑山工》,著名作家冯骥才1981年创作的泰山见闻式散文,此文先后选入全国高中语文课本、小学语文课本。冯骥才因此成为泰安市的荣誉市民。学者王克煜把此文和姚鼐的《登泰山记》、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杨朔的《泰山极顶》誉为泰山四大著名散文。
泰山挑山工精神?
挑山工精神的主要内容: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
这一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新时代承载起新的内涵,焕发出新的生机。信念坚定、心无旁骛的执着追求。泰山挑山工始终怀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坚信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坚韧品格。泰山挑山工责任面前敢担当,困难面前不退缩,关键时刻豁得出,再重的担子也敢挑,再难的道路也能走,再苦的活计也要干,从不拈轻怕重,从不挑肥拣瘦,挑起了责任,挑出了信任,挑来了希望。
脚踏实地、永不懈怠的顽强作风。泰山挑山工一次要挑100多斤的担子,走7公里多的陡峭山路,在最艰难的时候依然能够咬紧牙关、提起精神,一步一个脚印,一刻不敢停歇,一丝不敢懈怠,泰山压顶不弯腰,“快活三里”不逗留,担子始终在肩上,脚步始终在路上,目标始终在山顶。
一往无前、勇攀高峰的卓越情怀。泰山挑山工不管山高路远,始终以奋斗姿态往前走、向上攀,风雨无阻,无怨无悔;在重大挑担任务面前,挑山工们步调一致、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征服十八盘,登上南天门,到达玉皇顶,领略无限风光。
冯骥才的挑山工中对描写挑山工的语言?
在泰山上,随处都可以碰到挑山工。他们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担,两头垂下几根绳子,挂着沉甸甸的物品。登山的时候,他们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另一只胳膊垂着,伴随着步子有节奏地一甩一甩,保持身体平衡。他们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先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行向上,登上七八级台阶,就到了台的右侧;便转过身子,反方向斜行,到了左侧再转回来,每次转身,扁担换一次肩。他们这样曲折向上登,才能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还可以省些力气。担了重物,如果照一般登山的人那样直上直下,膝头是受不住的。但是路线曲折,就会使路线加长。挑山工登一次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读挑山工获得的启示50字?
从挑山工这几句朴素的话,我明白了,只要认定目标,步步踏实,一个劲儿往前走,走长了就能跑到前头,如果像游人那样东看西看,走走停停,看起来走得快,结果反而比挑山工慢。我们学习也要这样,既要勤勤恳恳,又要持之以恒。
什么的挑山工四字词语?
答:踏实肯干,吃苦耐劳,任劳任怨,无怨无悔,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朴素自然。
拓展阅读
挑山工,又称肩运员,是山岳型景区的一个特殊工种。
例如黄山挑山工。黄山风景区山势险要,地形复杂。该景区山上部分路段的物资运输,需要靠肩运员来完成。
通常他们一趟运程约3.5公里,需要2个多小时。多年的重复工作,使得他们在体能方面已经完全适应。
目前,黄山里的挑山工差不多有140名。他们在肩负重担,脚踏蹬道,正是平凡的他们,把黄山装扮得更加美丽,使黄山这座名扬天下的名山更具有独特的魅力,为黄山的旅游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