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种类是什么意思? 物质如何分类?

物质种类是什么意思?

1、物质的分类是指根据对象的性质、特征等对其进行分类。物质分类的方法有三种: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2、单一分类法,对对象使用一种标准的分类法(如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3、交叉分类法,对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将H2SO4按是否有氧元素、酸的强弱、酸的元数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H2SO4分别属于含氧酸、强酸和二元酸)

4、树状分类法,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支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陈列式的形状(树)来定义。

物质的种类是什么意思? 物质如何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怎么分的?

物质分为纯净物(由同一物质组成)和混合物(有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分为单质(有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和化合物(有多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单质:氢气,氧气,铁,铜,汞…化合物分为酸、碱、盐、氧化物。酸(电离出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强酸(盐酸、硫酸、硝酸…)弱酸(醋酸…)碱(电离出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弱碱(一水合氨…)盐(由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与酸根离子形成):氯化钠、硫酸钡、碳酸钾…氧化物:1.金属氧化物(氧化钙、氧化钠…)非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三氧化硫、水…) 2.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酸,且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二氧化碳、三氧化硫… 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碱,且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钙、氧化钠…混合物:溶液

物质可分为几个类别?

化学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

 

一、混合物:溶液,胶体,悬浮液,乳液等。

 

混合物是两种或多种物质的混合物。该混合物没有化学式。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组合物混合物的各种组分之间就不会发生化学反应,它们会保留其原始特性。

 

混合物可以与所含材料物理分离。不由化学合成组成。如:空气中含有氧气O2,氮气N2,稀有气体,二氧化碳CO2等气体和杂质;包含各种有机物质(原油),天然水,溶液,浑水,牛奶,合金,化石燃料(煤炭,天然气,石油),海水,盐水的油...

 

二、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1、单质: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主要有:K、Ca、Na、Mg、Al、Zn、Fe、Sn、Pb、Cu、Hg、Ag、Au等;

非金属单质主要有:C、S、P、Si、O2、N2、H2、Cl2、He、Ne、Ar。

 

2、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区别于单质)。

 

有机物:烃、烃(烃的衍生物)、营养物质。

 

无机物:氧化物、氢化物、酸、碱和盐等。

 

扩展资料

 

分类的方法:

 

单一分类法:对对象使用一种标准的分类法(如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交叉分类法:对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将H2SO4按是否有氧元素、酸的强弱、酸的元数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H2SO4分别属于含氧酸、强酸和二元酸)

 

树状分类法: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支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陈列式的形状(树)来定义。

物质方面包括哪些?

在哲学上,物质是指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为“客观实在性”,它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的唯一特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

联系

物质是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概括和抽象出来的,没有物质的具体形态,也就没有物质。物质只能存在于物质的具体形态中,而物质的具体形态是物质的表现。

物质类型是指什么?

物质的分类

物质的分类是指根据对象的性质、特征等对其进行分类。物质分类的方法有三种:单一分类法、交叉分类法、树状分类法。

基本信息

中文名物质的分类外文名Material classification分类纯净物、混合物基本介绍根据对象的性质、特征等进行分类分类方法单一、交叉、树状所属理化名词

纯净物

1.单质: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纯净物

金属单质主要有:K、Ca、Na、Mg、Al、Zn、Fe、Sn、Pb、Cu、Hg、Ag、Au等

非金属单质主要有:C、S、P、Si、O2、N2、H2、Cl2、He、Ne、Ar

2.化合物:

2.1有机物:烃、烃(烃的衍生物)、营养物质

烃:烷烃(甲烷),烯烃(乙烯),炔烃(乙炔),芳香烃(苯)

营养物质:葡萄糖、蛋白质、脂质

2.2.无机物:氧化物、氢化物、酸、碱和盐等

氧化物:由氧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无机物)

酸性氧化物:SO2、CO2、P2O5、Mn2O7等

碱性氧化物:MgO、CaO、Na2O(一定是金属氧化物)等

两性氧化物:Al2O3、ZnO等

不成盐氧化物:CO、NO等

过氧化物:Na2O2、H2O2等

酸: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

含氧酸:HNO3等

无氧酸:HCl等

一元酸:HCl、HNO3,CH3COOH等

二元酸:H2CO3、H2SO4、H2S等

多元酸:H3PO4等

碱:指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强碱:NaOH等

弱碱:Fe(OH)3、NH3·H2O等

可溶性碱:KOH、NaOH、Ba(OH)2、Ca(OH)2、NH3·H2O

不溶性碱:Mg(OH)2、Cu(OH)2、Fe(OH)3等

盐:指电离时能生成金属阳离子(或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

正盐:不会有酸中的氢离子,也不会有碱中的氢氧根离子,只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呈中性的盐就是正盐。如Na2CO3、NaCl、BaSO4等

酸式盐: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除金属离子(或铵根)外还有氢离子,阴离子为酸根离子的盐。如NaHCO3等

碱式盐:碱式盐是指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除酸根离子外还有氢氧根离子,阳离子为金属离子(或NH4+)的盐。如Cu2(OH)2CO3等

复盐(又叫重盐):KAl(SO4)2·12H2O,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阳离子与同一种酸根离子形成的盐。

混盐:是指同一种金属阳离子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酸根阴离子形成的盐。如CaOCl2等。

混合物

溶液、胶体、悬浊液、乳浊液等

气态:空气,稀有气体

固态:混凝土(水泥,砂子,碎石)等

液态:溶液:均一,稳定,透明

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透明

分类的方法

单一分类法

对对象使用一种标准的分类法(如氧化物按组成元素分为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

交叉分类法

对对象用多种不同的单一分类法进行分类(如将H2SO4按是否有氧元素、酸的强弱、酸的元数等不同标准进行分类,H2SO4分别属于含氧酸、强酸和二元酸)

树状分类法

根据被分对象的整体与分支的类型之间的关系,以陈列式的形状(树)来定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