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令最有名的一句?
最有名的是: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原文:如梦令(一)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三年级李清照的诗?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
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
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点绛唇
寂寞深闺,
柔肠一寸愁千缕。
惜春春去,
几点催花雨。
倚遍栏干,
只是无情绪!
人何处?
连天衰草,
望断归来路。
点绛唇
蹴罢秋千,
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
见有人来,
袜铲金钗溜,
和羞走。
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加拼音朗读?
rú mèng lìng cháng jì xī tíng rì mù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
李清照
cháng jì xī tíng rì mù,chén zuì bù zhī guī lù。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xìng jìn wǎn huí zhōu,wù rù ǒu huā shēn chù。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zhēng dù,zhēng dù,jīng qǐ yī tān ōu lù。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译文
时常记起溪边亭中游玩至日色已暮,沉迷在优美的景色中忘记了回家的路。
尽了酒宴兴致才乘舟返回,不小心进入藕花深处。
奋力把船划出去呀!奋力把船划出去!划船声惊起了一群鸥鹭。
这首小令用词简练,只选取了几个片断,把移动着的风景和作者怡然的心情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青春年少时的好心情,让人不由想随她一道荷丛荡舟,沉醉不归。正所谓“少年情怀自是得”,这首诗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如梦令写游人李清照的哪个时期?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这首小令,写作于词人李清照青年时期,未出嫁之前。
这首《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李清照的早期之作,较为可信的时间当是李清照到达汴京之后尚未出嫁之前。这段时间李清照身居闺中,不免会回忆起少时游玩的情形,对那些生活的怀念之情与日俱增,使得作者感到诗兴大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小令。
全词不事雕琢,富有一种自然之美,它以女词人特有的方式表达了她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境界优美怡人,以尺幅之短给人以足够的美的享受。
如梦令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如梦令》表达了词人欢快愉悦、怡然自得的思想感情。《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在翁舅赵挺之被罢职后,跟随丈夫赵明诚从京城到青州,回忆故乡旧事时所作的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