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好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最大版图?

有哪些好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没有这样的地图。谭其骧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地图集》都是政区,重点在于区划,标注内容包括城镇、定居点、水域等等,而没有地形。中信引进的三军大学主编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的附图中有等高线等内容,同样地图出版社的《中国战争史地图集》也有地形。

多数地图都对地形要求不高的,除非是军事类的。

有哪些好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最大版图?

中国历史最大版图?

我国一直都是个疆域辽阔的大国,现在我们熟知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60万平方公里,居世界地三位。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版图出现在哪个朝代呢?答案是:元朝。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国时领有大漠南北与林木中地区(即尼布楚地区),经由历代蒙古诸汗的经营及三次西征后,疆域东起日本海、东海,西抵黑海、地中海地区,北跨西伯利亚,南临波斯湾,建立起横跨亚欧大陆的超级大国。

 

成吉思汗时期分封东道诸王与西道诸王,东道诸王是铁木真之弟,大多分封于塞北东部与东北地区,从属性较强;西道诸王则是铁木真之子,其中分封长子术赤于咸海、里海、巴尔喀什湖以北的钦察草原,后由拔都建立钦察汗国;封次子察合台于锡尔河以北的西辽旧地,史称察合台汗国;三子窝阔台分封于乃蛮旧地,后由海都建立窝阔台汗国;塞北、汉地、东北、青藏及新疆东部则由幼子拖雷获得,后由元朝直辖。

 

1279年,元世祖攻灭南宋一统中国,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的记载,汉地、漠南、漠北、东北(包括外东北和库页岛)、新疆东部(元初据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葱岭)、青藏高原、澎湖群岛、济州岛及南海诸岛皆在元朝统治范围内。自灭南宋后虽然多次对日本、缅甸、安南、爪哇等国有所冲突,然而疆域大体趋于稳定。

 

1310年元武宗时期,元朝与察合台汗国瓜分窝阔台汗国,元朝取得窝阔台汗国的漠西领土,国土面积达1372万平方公里(北疆以北纬55°为界)。元朝的北方边境到底在哪里?如果到了北冰洋,那么元的版图超过2000万平方公里。

 

这其中并不包括元朝藩属国高丽、缅甸、安南、占城及四大汗国等在内。

元朝创建者忽必烈,和成吉思汗铁木真是有所不同的,他长期在中国作战,深知汉化对统治这块土地的重要性。在夺得大汗地位后,他决定模仿儒家制度:中国人建国后有年号,他也取了年号。中国的王朝还有国号,他也有样学样,从《易经》的“至哉坤元”中取了一个“元”字,把王朝的名字从“大蒙古国”改成为“大元”。从此,中国进入了元代。

 

所以我们要明白一点,那就是元朝和蒙古帝国并不是同一个概念。

 

铁木真所建立蒙古帝国,是包括中国以及四大汗国在内,横跨欧亚的庞大帝国,而“元朝”从面积上来说,只是其中一部分,也就是忽必烈所统治的中国全境,以及如今的外蒙古、俄国东部这一地区。

 

有哪些好的中国历史地图集? 中国历史最大版图?

中国历史地图集8册和1本有什么区别?

谭其骧先生中国历史地图集八册本为按年代所编,分第一册原始社会夏至战国时期。第二册秦到东汉。第三册三国西晋。第四册东晋十六国南北朝。第五册隋唐五代十国。第六册宋辽金。第七册元明。第八册清时期。共8册。个人未见过他有全一册版本。若有应是二千年以后新出的简本。估为精选本。若成立,应一为全集,一为选集!如此而已!可能只是自做了解人,不知有否能帮到你。

中国最早的历史地图集谁编辑的?

最早的历史地图集是裴秀编绘的。

裴秀(224年-271年4月3日),字季彦。河东郡闻喜县(今山西省闻喜县)人。 魏晋时期名臣、地图学家,东汉尚书令裴茂之孙、曹魏光禄大夫裴潜之子。裴秀出身著名的大族“河东裴氏”,少年时便颇有名气,后被大将军曹爽辟为掾属,袭爵清阳亭侯,又迁黄门侍郎。

高平陵之变后,因是曹爽的故吏而被罢免。此后历任廷尉正、安东将军及卫将军司马,参与谋划军国之政,参与平定诸葛诞叛乱。因功转任尚书,进封鲁阳乡侯。魏元帝继位后,进爵鲁阳县侯,任尚书仆射。咸熙元年(264年),受命负责修改官制,又提议恢复五等爵制。

五等制恢复后,获封济川侯。他建议立司马炎为世子,司马炎继位晋王后,拜裴秀为尚书令、右光禄大夫。西晋建立后,加左光禄大夫,封钜鹿郡公。泰始三年(267年),升任司空。泰始七年(271年),裴秀因服食寒食散后饮冷酒而逝世,年四十八,谥号“元”。有文集三卷。

裴秀作《禹贡地域图》,开创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学。李约瑟称他为“中国科学制图学之父”,与古希腊著名地图学家托勒密齐名,是世界古代地图学史上东西辉映的两颗灿烂明星。

扩展资料:

主要成就

裴秀在地图学上的主要贡献,在于他第一次明确建立了中国古代地图的绘制理论。他总结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经验,在《禹贡地域图》序中提出了著名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制图六体”就是绘制地图时必须遵守的六项原则是:

即分率(比例尺)、准望(方位)、道里(距离)、高下(地势起伏)、方邪(倾斜角度)、迂直(河流、道路的曲直),前三条讲的是比例尺、方位和路程距离,是最主要的普遍的绘图原则;后三条是因地形起伏变化而须考虑的问题。

这六项原则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它把制图学中的主要问题都接触到了。裴秀的制图六体对后世制图工作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直到后来西方的地图投影方法在明末传入中国,中国的制图学才再一次革新。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创始人?

中国历史地图集的创始人是谭其骧。

他是我国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

谭其骧先生一生胸怀祖国山川,勤勉治学、潜心育人,锲而不舍、终身以之,是现代中国历史地理学最主要的奠基人和开创者之一,以文科教授身份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在新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教育史和复旦116年的校史上,都留下了重要而光辉的一笔。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