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成语叫如( )之笔? 关于记录的二字词语?

有一个成语叫如( )之笔?

如椽之笔

[读音][rú chuán zhī bǐ]

[解释]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出处]《晋书·王珣传》

有一个成语叫如( )之笔? 关于记录的二字词语?

关于记录的二字词语?

1、有闻必录 [ yǒu wén bì lù ]:

闻:听到的;录:记录。听到什么,不管对不对,全都记录下来。

出 处

清·张春帆《宦海》:“在下做书的更不便无端妄语;信口雌黄;不过照着有闻必录的例儿;姑且的留资谈助。”

例 句

小吴做会议记录员非常认真负责,可以说到了~的地步。

2、秉笔直书 [ bǐng bǐ zhí shū ]:

秉:持,握住。写史书根据事实记录,不隐讳。

出 处

清·曾朴《孽海花》第三十五回:“我是秉笔直书,悬之国门,不能增损一字。”

3、罗缕纪存 [ luó lǚ jì cún ]:

罗缕,详细。纪存,纪录保存

4、如椽大笔 [ rú chuán dà bǐ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出 处

宋·邵雍《大字吟》:“诗成半醉正陶然;更用如椽大笔抄。”

例 句

即便在这样黑暗的遭遇下,他还没有放下他那支~,坚决保住他那颗新闻记者的良心。

5、如椽之笔 [ rú chuán zhī bǐ ]: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2个字夸奖学霸?

2个字夸奖学霸?如下

蟾宫折桂==成语释义: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连中三元==成语释义: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如椽之笔==成语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韦编三绝==成语释义:韦编:用熟牛皮绳把竹简编联起来;三:概数,表示多次;绝:断。编连竹简的皮绳断了三次。比喻读书勤奋。

中考常考生僻成语?

中考常考生僻成语

1. 叠床架屋:床上搁床,屋上架屋。比喻重复、累赘。

 

2. 斗转参横:北斗转向,参星打横。指天快亮的时候。

 

3. 饭糗茹草:饭、茹:吃;糗:干粮;草:指野菜。吃的是干粮、野菜。形容生活清苦。

 

4. 侯门似海:王公贵族的门庭像大海那样深遂。旧时豪门贵族、官府的门禁森严,一般人不能轻易进入。也比喻旧时相识的人,后因地位悬殊而疏远。

 

5. 鸿鹄将至: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6. 魂牵梦萦:形容万分思念。

 

7. 稷蜂社鼠:谷神庙里的马蜂,土地庙里的老鼠。比喻倚势作恶手的人。

 

8. 肩摩毂击:肩膀和肩膀相摩,车轮和车轮相撞。形容行人车辆往来拥挤。

 

9. 僭赏滥刑:赏的不是有功的人,罚的不是有罪的人。泛指赏罚不当。

 

10. 进退维谷:无论是进还是退,都是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11. 九鼎大吕:比喻说得话力量大,分量重。

 

12. 揆情度理:按照情和理估量。

 

13. 兰薰桂馥:原比喻恩泽长留,历久不衰。后用来称人子肖孙贤。

 

14. 联袂而至:比喻一同来到。

 

15. 裂土分茅:古代分封诸侯时,用白茅裹着的泥土授予被封的人,象征授予土地和权力。

 

16. 鸾凤和鸣:比喻夫妻相亲相爱,旧时常用于祝人新婚。

 

17. 落落寡合:形容跟别人合不来。

 

18. 芒刺在背:芒刺:细刺。象有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形容内心惶恐,坐立不安。

 

19. 门闾之望:指父母对子女的想望。

 

20. 迷离惝恍:形容模糊而难以分辨清楚。

 

21.明正典刑:明正,公开整治。典刑,执行刑罚。指依法公开处置。

22.摩顶放踵:放,至,到;踵,脚跟。从头顶到脚跟都擦伤了。形容不辞劳苦。

 

23.目光如豆:形容见识短浅。

 

24.目无全牛:喻技艺纯熟,得心应手。

 

25.曲尽其妙:曲,委婉细致地。把微妙之处委婉细致地表达出来。形容表达能力强。

 

26.阒无人迹:阒,寂静。十分寂静,没有人的踪迹和声音。

 

27.人困马极:极,疲惫。人和马都疲乏。形容体力耗尽,疲劳不堪。

 

28.如椽之笔:椽,椽子,安在梁上支架屋面和瓦片的木条。象椽子一样的大笔。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笔力雄健。

 

29.探骊得珠:探,摸取。骊,骊龙,古时传说中的黑龙。用以比喻文章写得好,抓住了题中的精粹。

 

30.韬光养晦:韬,本为剑套,比喻隐藏。光,光芒

校霸的两字形容词?

1.蟾宫折桂

成语释义: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2.连中三元

成语释义:三元: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

3.如椽之笔

成语释义: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