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容若的作品?
梁容若的作品有:
《国语与国文》《文史论丛》《中国文化东渐研究》《坦白与说谎》《容若散文集》《国语日报》。
梁容若(1904年—1997),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早年就读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1981年回国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教授。
梁容若的代表作品有哪些?
梁容若(1904年7月8日-1997年5月18日),文学家,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人,毕业于日本东京帝国大学。 他早年曾参加国民革命军北伐工作,后在山东省主编《民众周刊》;1936年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大学任教,并从事语言文学研究,著有《国语与国文》《文史论丛》《中国文化东渐研究》等作品。
梁容若作品?
《中日文化交流史论》
《中国文化东渐研究》
《中国文学史研究》
《国语与国文》
《作家与作品》
《文学十家传》
《文史丛论》
《谈书集》
《大度山杂话》
《常识与人格》(徐复观的学格与 人格)
《坦白与说谎》
《容若散文集》
《南海随笔》
《鹅毛集》
《蓝天白云集》
夏天的成长作者介绍?
《夏天的成长》的作者是蜂胶,原名梁容若,出生于河北省行唐县(今改灵寿县),是中国著名作家、教育家
《夏天的成长》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熟悉的事物在夏天里是如何生长的,从而让我们感悟到青少年时期的重要性,启迪我们要珍惜美好时光,健康地、有力量地成长。
夏天里的成长写作背景资料?
写作背景:这首小令寓情于景,生动的表现了一个长期流落异乡的人的悲哀。这首小令句法别致,前三行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义丰。 “断肠”二字为诗眼。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飘泊的凄苦愁楚之情。
这首小令寄情于物,把凄苦愁楚之情,通过众多自然景物的鲜明形象,浓重的深秋色彩,刻画得淋漓尽致。因此,此曲被后人称为“秋思之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