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遭遇的基层教师扎心的事(我的教育故事教师征文)

教育故事:我遭遇的基层教师扎心的事

我是一名乡村教师,今年32岁。

我的妻子于2014年通过全省招考进入教师队伍,在老家隔壁的一个乡镇工作。此时的我刚刚辞掉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辗转到另一个公司。

2015年,考虑到两地分居不是长久之计,加上孩子即将降生,我便从某央民合资的汽车企业辞职回家准备考教师。我先是参加了省里统一组织的招考,选择了学生时代我的强项——英语。尽管离开校园三年,我还是比较顺利地进入了面试,但由于笔试排名过于靠后,第一次参考并没有上岸。

这一年8月,县里再次组织了招考。这一次我选择了初中化学,我借来了初中化学上下两册的书,认认真真地学了一遍。学生时代,我算是一个学霸,中考也考上了全市最好的三所高中之一,所以上手比较容易。

我以笔试成绩第一进入面试,最终综合成绩排名第一成功上岸。在选岗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老家——一个地处我县西北的偏远小镇。

上岸当晚,我抑制不住兴奋,随即在朋友圈写道:请叫我段老师。从未将老师作为人生理想的我此时竟有些奇妙的感觉。

开学之前我不断幻想着自己即将开始的教师生涯,想象着我给孩子们上课的情景。然而,报到的当天,我就被人当头一棒。

毕竟你是县编教师,你还是去小学吧!

报到的日子,我一早便来到镇中心学校,见到了中心学校校长,我们这里私下习惯称呼中心学校校长为大校长。大校长非常客气地接待了我,言行举止似乎都很平易近人。

在了解了我的基本情况之后,大校长说道:你考的是初中化学啊,但是现在初中不缺化学老师……

在招考之前我就已经听别人说过,现在农村学校都缺人,但是各科教师数量参差不齐,所以考的专业不一定就是你任教的专业。我心里早已做好准备,心想即便不教化学,通过自己的努力,别的学科也一样可以教好。

大校长继续说道:毕竟你是县编教师,你还是去小学吧!

说实话我对去小学并没有意见,只是觉得大校长的话不太顺耳,虽然县里招考的难度确实低于省考,但这就足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高低吗?况且,即便是不教化学,难道我一个本科毕业,县考第一的县编教师就没有资格任教初中其他学科吗?

我深受打击却也不得不接受领导的安排。我被分派到集镇小学教语文,和我一同报道的另一位省编化学教师被分配去了中学。

好在,工作后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大校长的决策是错误的。在小学我很快便适应了教学工作,教学能力也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教学成绩在全镇也是名列前茅,入职一年后我也顺利的拿到了教师资格证。两年后,我又被领导选中兼任学校会计。无论是教学工作还是学校的财务工作,我的工作能力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而反观那位省编的化学老师,在去中学后并没有展现出一个省编教师的能力,甚至没有展现出最基本的工作态度。不写教案、不坐班、教学成绩倒数……甚至入职两三年都没能取得教师资格证。

时间转眼来到2017年,我在教学和会计岗位上已经轻车熟路,也经常跑中心学校处理各种工作,一来二去也和大校长熟了,大校长也多次对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态度给予了肯定。

这一年,我的孩子也两岁了,为了稳定。我妻子也向单位提出了调动申请,想调回我们老家的乡镇。虽然是从一个偏远小镇调到另一偏远小镇,但调动也不是那么容易。为难之时,我便想到了大校长,我的想法也许比较幼稚,我想着自己在学校兢兢业业,假期也经常被喊去完成临时性的工作,从无怨言,领导看在眼里,应该会帮我这个忙。

于是,我托人问了大校长的意思,等来了一句话:XX乡(妻子所在的乡镇)校长是我好兄弟,我跟他要人这不是挖墙脚吗?这事我不能干。

后来,妻子还是如愿调回了老家乡镇,但是却和大校长没有关系。

放心,你看XX村书记的女儿,去年我就一句话,XX乡校长就答应放她回来了。

这一年8月,妻子顺利调回来了,由于我在集镇学校,我们便把房子也买在了集镇。妻子在原乡镇教的是英语,三年里教学成绩也比较突出,我再次幼稚地想,平时领导让我干啥我干啥,这次妻子调回来,分配在集镇学校肯定没问题。

报到那天,我和妻子一起去见了大校长。和我第一次报到时一样,大校长很客气地接待了我们,言行举止依然平易近人。还没等我们开口,大校长便说道:小段啊,不好意思啊,新来的教师都有点关系,所以中学和小学都安排满了,你老婆只能去幼儿园了。

我和妻子完全没有料到会是这样的结果,愣了半天没有说话。我在镇上待了三年,我很清楚我们这里非常缺老师,即使中学和小学都分配10个也依然缺,何况今年全镇7所学校一共也才分配了不到20个新老师。

妻子表示她学的是英语,当初考的是英语,一直以来教的也是英语,不会唱、不会跳的她不太合适幼儿园。我也附和到并告诉大校长妻子本来就是外省人,人生地不熟的,看能不能通融一下就留在集镇小学。

大校长表示没有办法,不去幼儿园就得去村小,最终我们选择了距集镇15公里的一所村小。大校长安慰我们说:只去一年,明年就让你回镇上,即使我调走了我也会跟下一届校长打好招呼,放心,你看XX村书记的女儿,去年我就一句话,XX乡校长就答应放她回来了。

我突然想起之前大校长说过的那句不能挖兄弟墙角的话,心里不是滋味。这时候我明白了,是自己太幼稚,即便自己再兢兢业业,也不及一个村干部的一句话。

而让我更不能理解的是在严重缺人的情况下,作为全镇教育的决策者,怎么会宁可要毫无经验的新老师去中小学,也不要一个有着三年经验,成绩突出的老师,而且还要将她安排去幼儿园呢?难道这不是对教育资源的一种浪费吗?

此后一年,我每天骑着电驴接送妻子往返与村小和集镇,天晴下雨,风雨无阻。

再后来,我也辞去了兼职的学校会计,专心于教学工作。

大校长的两句话让我明白了,即便是做一个普通的教师,好好教书也很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