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对家长而言,最欣喜的莫过于刚刚下发的双减政策。但对部分教师而言另一个消息的传出让他们似乎无心睡眠,甚至开始动摇自己的职业规划。
2021年以来多个地区传闻教师将停发绩效,那么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2020年年初,教育部发布通知,安排部署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收入落实督导工作,强调义务教育教师工资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必须年底完成,并开设专门的举报平台。一时间部分地区紧急协调于2020年底给教师补发了2019年的部分绩效工资,教师圈内称为“公务员差价”。这一方面说明国家对教师待遇的关注越来越重视,另一方面也说明在很多地区确实存在教师工资水平低于公务员平均水平。
很多公务员和社会人士对教师工资问题都提出了异议,为什么教师非要把工资待遇和公务员比呢?其实,不是教师非要拿自己和公务员比,只是这一标准是《教师法》中明确规定的。
《教师法》第六章,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建立正常晋级增薪制度,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也有部分嘲讽的声音,嫌教师工资低,你可以选择辞职啊,大批人等着干!说这样话的大概是无知且对教师的偏见很深,作为老师的我们大可不予理会。
网传最多的一种说法是某省一名教师因不满工资待遇低于公务员水平向有关部门举报公务员违规发放绩效,因而导致了公务员被停发部分绩效,甚至传出公务员退还2020年部分绩效的传言,教师的“公务员差价”也悬而未决。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还没有得到考证时就已经引发了部分教师和公务员的口水战。
部分地区教师绩效已足额发放打破谣言。
有的地区已经于6月底补发了2020年的“公务员差价”。小编所在的地区有个别县市确实已经发放了该绩效工资,而我们在6月就被告知资金已到乡镇,待教育局下发发放方案后立即发放,只不过由于教育局的人事变动,目前核算工作还没有完成,绩效发放还要继续等待。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相信党和国家,绩效也许会迟到,但一定不会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