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语用考查更加注重语言在具体语境中的合理运用,其中,对修辞方法的考查近两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这或多或少与近些年来不少语文专家对目前重“文”轻“语”的纠偏呼吁有关。修辞手法作为语文学习必备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考查也呈现由隐到显的趋势。
广义上的修辞可以认为是为了写好文章而运用的一切手段,包括表达技巧或构思安排等,狭义上的修辞专指修辞方法。从2019年教育部命制的山东省新高考模拟题开始,直接在语用题里考查修辞方法,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要求指出所给文段中有哪些修辞方法。到2021年高考又换成简答题的形式考查。2021年全国4套试题中有两套以简答题形式考查修辞方法:
(2021年全国新高考1卷)
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________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
20.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①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②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
(2021年全国新高考甲卷)
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1. 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参考答案:
①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重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②使表达比较活泼。
对于修辞方法的考查,怎样考更具思维含量?如何考更有区分度?我觉得这需要命题人更好地斟酌,如果仅仅是从考查必备知识出发去考查修辞方法,这种考查方式我觉得还是属于较浅层次的。结合具体修辞方法分析其表达效果的题目,再结合这两道题来看,应该属于初中生的难度,是学生在初中学段就应该达到的了解鉴赏水平,放在高中阶段以高考试题考查,显得随意了些。可能有人会说,2019年的新高考模拟题用选择题形式考也很简单啊。不过这种选择题更注重不同修辞方法的区别,比如确实有些学生在比喻与拟人、反复与排比上有分辨不清的问题存在。而分析画波浪线句子的拟人修辞方法,学生答题的套路性是很强的,也没有什么挑战性。
所以,我觉得2021年的这两道考查修辞方法的题是比较失败的。
其实,对于高中生来说,考查学生的广义修辞能力更具开放性和挑战性,更能考查出学生在一定的语境中的合理分析鉴赏能力。这对促进学生依据文本细致品味语言的表达力表现力是有很好的导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