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了,重点班的孩子该补差还是攻优,你会选哪个

昨天,有个初二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过来,说后面不补语文了,纠结了很久还是觉得留出时间来往后先修数学吧,数学见效更快,以后可以超越别人更多,语文就随他去吧,反正上下也差不了20分,搞好了数学说不定可以超过别人30分。

这是一个重点班的男孩子,理科学得很棒,数学物理都是接近满分,除了字写点丑点,理科卷子基本无懈可击。文科就拉垮一些,满分120的情况下,语文距离班里平均分差着15分左右,受语文牵累,政治和历史也不突出,勉强在平均分左右徘徊。

这就很考验家长的抉择了。是把优秀学科拉满,还是把瘸腿学科追上来?孩子很明显更爱理科,做起数学题来如痴如醉,学上语文道法就叫苦叫累。数学已经学完了初中内容,语文的水平大概还在六年级上下徘徊。如果计划得早,这样的孩子还可以考虑参加学科竞赛。但有点遗憾的是,因为起步晚,他们错过了准备竞赛的时期,现在准备竞赛的孩子高中内容基本都学完了。

谁都想先补弱。孩子妈妈也是这样想的。

从七年级分到重点班就开始补语文,可是试了很多老师,都觉得没啥效果,于是两三个月就换一个地方,这一年半换了五个老师了,换来换去就到了现在初二上学期要结束了。家长在跟孩子商量完以后,决定还是主攻数学,不在语文上浪费精力了。

作为老师,开始跟这个家长好好沟通了几次。尝试了几回,家长唯一的诉求就是:给我们单独加课吧,无所谓费用多少。我的意思是:语文需要时间,要积累,要理解,要训练,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踏踏实实,无法立竿见影,要给够时间。最终认知无法达成一致。

现在不能说家长最后的选择是对还是错。只是觉得有点遗憾,脑瓜挺聪明的一个孩子,不知道以后会考出什么样的成绩。因为孩子是要跟同层次的孩子比拼的,重点班的孩子竞争对象不是普通班的孩子,而是同为重点班的孩子。理科优秀能确保超越普通班大部分孩子,但是想在重点班排名靠前就很难了。毕竟理科和英语的总分,同层次的孩子也没有十分的差异。

不知道这算不算规划上家长对孩子的耽误。语文这个学科应该是早期就重视起来的。专业领域一直有一个观念,一个学生的语文成绩大多在初二下学期或者初三上学期就基本定型了,而且是基本定型到高考了。也就是说初二的时候语文特别突出的孩子,到了高中语文会特别省力,也能保持很优秀的状态。而语文相对比较薄弱的孩子,越往后越难补。

家长需要明白的是,抓语文成绩的最好时间,只有这四年:就在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一初二。对外,找对老师,给够时间,踏踏实实,夯实基础,然后再学会做阅读写作的基本方法。对内,拓展阅读,泛读和精读结合起来,大量输入。早期阅读的功效会在高中阶段明显发挥出来。

如果前期没有做到这些,等到初二初三再来补课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了。记叙文阅读理解不会做,就想要补这一块;文言文阅读不会做,就想要补这一块;写作没话说,就想要补这一块。作为应试,会有效果。但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没太大益处。

回到上面那个家长的选择,我真的觉得有点遗憾。如果能踏踏实实坚持到明年暑假,我能保证孩子的语文成绩有一个明显的跃升。如果现在放弃了,后面就没多少机会补救了。

在孩子学习的路上,家长的规划和选择太重要了。家长突然冒出的一个想法,可能就让孩子的学习步伐踩到了坑里,多年以后回头想起来懊恼不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