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后孩子是住宿好还是走读好?

小升初结束后,又多了一批即将步入初中校园的孩子,有的家长选择走读的学校,有的家长选择的是全封闭式学校,还有一些正在面临是走读还是住宿的选择中。但是,是走读还是住宿,其实要根据孩子的生长环境和性格做出选择。下面简单列举集中常见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的价值。
  1、长辈溺爱最好住校
到底是选择寄宿制学校还是走读式学校,家长应根据自己家庭和孩子的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做出适当的选择,如果爸爸妈妈特别忙,孩子的自理能力差,带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特别宠爱孩子,家长最好送孩子到寄宿制学校。
现今家庭以独生子女为主体,溺爱孩子的父母或者隔代教育很容易产生教育弊病,如果放任孩子放学后出去玩,孩子很容易被动受到负面影响,形成恶习。而在学校里,孩子远离了社会不良因素,老师专业和及时的指导能关注到孩子每个细节,调皮的孩子、叛逆的孩子都能得到照应。有规律的生活不仅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也能促使其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小升初后孩子是住宿好还是走读好?

  2、性格孤僻不妨住校
首先,寄宿制学校有着教会学生与人共处的优势。现在的孩子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与电视、电脑等物化的事物接触多,与成人接触多,而与同龄儿童共处的时间少、空间少。这样不利于学生宽容心态的形成,不利于孩子与人和谐相处,在寄宿制学校里,学生在正常的学习之余,还能和同学们一起嬉戏,体会相互间的关心与关爱。

3、每周聚散有利有弊
有些家长担心孩子一周5天住校会导致亲情的疏离。只要学校和家长有意识地去引导,住校的学生反而能感受到与父母分离后相聚的美好。相反,如果家长整天唠叨,家庭氛围紧张,孩子住在家里,也会从心里面把父母‘推开’。以一周为单位,前五天在学校感受磨练教育,后两日回家更能享受父母的爱,就是所谓的感恩教育。
小朋友最好能在监护人的监护下成长。在学校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下,孩子能够得到全方位的关爱。如果学校离家比较近、家长有时间照顾孩子,走读能让孩子和亲人在一起,有利于感情培养。
曾有家长就说过,孩子不想住校所以每天都要接送回家(学校远)。每次接刚上初一的孩子回家,孩子在路上就会跟爸爸分享好多学校的事,还有学习情况,家长觉得这样也挺好的,一方面了解了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家长跟孩子间的感情.
  4、一般情况首选走读
“住校是有助于培养孩子的自立能力、自理能力,但在家也能!父母关爱、亲子交流对孩子的身心和性格的发展更重要。在人的一生中,童年的幸福时光并不长,如果让孩子从小就离开父母住到学校,对孩子来说太残酷了!”孩子上高中后住校比较合适,年纪很小的孩子,一般情况下还是首选走读为宜。
住校的确有利于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但不能一概而论,如果孩子性格内向胆小,在很小的时候就让孩子离开亲人去住校,孩子很容易产生自己与新环境格格不入的感觉,从而造成心理阴影。而自觉性也是考察孩子是否住校的主要指标。如果孩子自觉性不强,选择走读比较合适。
总结以上对比及实际情况分析,家长要综合以上情况,找出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不要一概而论。与孩子共同探讨商量,做出最合适孩子的选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