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期文章中路老师也多次强调,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择校,但是在生活中确实有很多家长或碍于面子,或者是攀比心理,看到别人孩子出去上学了自己也想去,邻居把孩子送邢台了,我就想法把孩子送衡水,岂不知攀比心理要不得!
我也曾见过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把孩子送到私立学校,我不明所以,问知情者。
“再穷不能穷孩子啊!贫困户也要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啊!”
说的义正辞严、理直气壮,我竟无言以对。
看来家长的焦虑真的上升到了一个高度,但是在我看来,有一些孩子是不适合择校的。
片区内有比较好的孩子不要择校
现在邢台市区的三、七、十九比较热门,很多家长也是想方设法的把孩子送到这几所学校,在我看来没什么必要。家长们在择校上很多时候是迷茫的,别人家的孩子在三中,我为什么不能托关系进三中啊,这样是不是显得我没能力啊,这样就是迷失了本心,我们孩子选初中的目的是想孩子上一个好高中,选高中的目的是想上孩子上一个好大学,一定要清楚自己的目的。
那么问题来了,按今年的录取情况,三中被一中录取了200多人,思源只有不到40,三中确实比思源强太多,但是假如你家在思源学校旁边,孩子在思源能进前30,真的有必要进三中?托关系各种打点不说,三年下来在路上也要耽误不少时间,加上三中本来强手如林,孩子到了那里跟不上节奏,进不了前300,是不是三年后同样上不了一中。
成绩不在前五不要盯着热门学校
很多家长在群里发感慨,我们还是想让孩子上育才!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情我能理解,在许多家长的眼里,好学校的老师都是神仙一般,只要把孩子送进去无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能教成清华北大。如果你这样想就真错了,拿育才为例,今年中考邢台一中录取人数最多,但是全部录取吗?也就是200多人,你家孩子进了育才要想被邢台一中录取就必须进前200名,如果进不了前200还是没戏。相反如果进一个不太热门的学校比如陶行知,一中录取90人左右,从录取人数上算肯定不如育才多,但是如果你家孩子在这所学校能考进前90也是有希望的。
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家孩子不是班级前五,尽量不要考虑三中、七中、育才这些热门学校,就是摇号进去以后,班上学生强手如林,几次考试下来孩子考几次倒数,自信心都被整没了,上一中希望就没了。
贫困县的学生要谨慎择校
在以前也多次提到国家专项计划,邢台的广宗县、威县、新河县、巨鹿县、平乡县、临城县、南和县、任县、内丘县、临西县都可享受到清北的降分录取的,但前提是
须同时具备这3项条件
(1)在户籍所在县(市、区)报名,并符合2021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市、区)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申报高校专项计划须同时具备以上3项条件。
所以这些县里的学生在择校时也要考虑一下这个优惠政策,特别是内丘、临城这些年的高考成绩一直也不错,前年南和、今年平乡都有学生考上了清华,其实也是这个政策的效果。当然这个政策会执行到哪一年,我们也不得而知,但是如果自己正好在这个县里,县里的初中也可以,就应该考虑一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