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的教育一至饱受诟病,特别是每年的高考前夕,总会有大量的转贴,呼吁全国高考一张卷,统一录取分数线。说河北省的高考分数是如何的高,一本线在北京就可以上名牌,专科线可以上重点,还有各种段子,比如:
我在清华等你
男孩喜欢上了一个女孩。
男孩是交了择校费进来的,可是那个女孩很优秀。
男孩费尽一切努力来引起女孩的注意。
开学一星期后,他顶着染黄做了造型的头发大摇大摆进了教室,看着秃头班主任长大了嘴巴看他。
全班同学都哄堂大笑,看着秃头班主任的反应,可是男孩却只是望着女孩。
女孩头也没抬,静静的坐在座位上做题。
后来,男孩在课上总是怪声怪气的接老师的话,课间在座位上放大音量讲昨天他和谁又打了一架,因为在厕所抽烟点名被黑面校长在升旗仪式上大骂。
他每次都会一脸无所谓,只是会偷偷地,很快地瞄一眼女孩。可是女孩的脸上总是惊不起一丝波澜。
终于他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情感,在一个放学的晚上,召集一群兄弟在教学楼下,当女孩安静的走出楼梯口时,他用近乎嘶哑的声音向她表白。
人群一阵沸腾,高呼在一起。
她愣了,白皙修长的手抓紧了书包背带。
过一会,她只是安静的走到男孩面前,仰头说,我的梦想是清华,我想在那里等你。
人群一阵哄笑,男孩红了脸。
以他的成绩,专科也上不了。
他一把把花塞到了旁边的人怀里,扭头头也不回挤出人群。
第二天,传来了男孩转学的消息,在另一个城市。
后来的女孩,总是在课堂上看着那个空座位,发愣。
三年后,清华门口,她安静地站着,比起三年前消瘦了许多,带着行李,只是站着,像是在等谁。
可是她也不知道她究竟在等着什么,叹了一口气,走进校门。
突然,身后一个明朗的声音响起,你不是要等我吗?怎么不等了?
女孩的眼泪流了下来,转身。
男孩把头发染回了黑色,一身简单的白体恤牛仔裤,像是周遭泛着阳光。
他帅气地拉起了她的手,走进清华。
后来,成为男孩女朋友多年的她偶然问道,你那年转学去哪里了,能考得这么好?
男孩说:新疆阿勒泰中学,200分上清华。
这当然只是段子,但是也真实的反映了广大考生家长对高考平等的呼吁,但高考真能平等吗?路老师认为不能。我们只可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争取一个相对而言的公平。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河北省的教育怎样才能走出低谷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 以雄安大学建设为契机,集全省之力,建设两到三所全国名校,知名大学才是一个省的教育的根本,我们的某些XX,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总是干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试想如果我们河北省内能有三所985高校,我们的高考录取分数还会那么高吗?肯定不会的。而现实是诺大一个河北省竟然没有一所叫得响的重点大学,每年几十万考生只能挤独木桥,录取分数怎么会低呢?
2、 高中阶段严格控制跨地区招生,现在我们省的政策是民办学校可以跨地区招生,不知道是哪个脑残制定的这个政策,什么民办?全国知名的衡水中学是公办还是民办,你分得清吗?有了这一个先例,现在几乎所有的重点高中都有了自己的民办校区,这不就变相的敛财吗?收来巨额择校费进了谁的腰包,恐怕没人能说得清吧?更有甚者,这些民办学校为了掐尖优质生源,可谓不择手段,从虚假宣传到提前招生,无所不用其极,严重的破坏了教育生态。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公办还中民办高中阶段必须控制跨地区招生,初中阶段不允许跨县招生。
3、 义务教育阶段,在条件允许下,对学校进
行撤并,但不是无限制的扩大规模,比如小学不超过1000人,初中不超过2000人,不要建设超级中学,这些超级中学会带来各种问题,但一些小规模的学校一定要撤并,比如单规制的初中,不足10人的小学,这样的小规模学校,不但是对教学资源的极大浪费,也是对学生的极度不负责。
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欢迎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