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微笑一个真相

--观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有感

《教师阅读地图》推荐了几部电影,其中有一部教育类电影《蒙娜丽莎的微笑》。主人公凯瑟琳老师刚从加州大学毕业,她接受了自由改革思想,到卫斯理女子学院教艺术史。她要向传统陈腐的教育教学制度挑战。看完这部电影,我在想为什么要向一线老师推荐这部电影呢?那我就从凯瑟琳老师的第一节课讲起吧!

如果你是老师,有没有遇上过自己认真准备的内容,学生都已经了如指掌,并且能向你发出质疑的挑战?凯瑟琳的第一堂课即如此。学生对于教材本身的内容全都知晓,一节课的结局是:学生提前离开,自修去了。我们的老师还不至于像这样尴尬。或许中国的学生因为各种原因会表面"臣服"。然而,我有些不寒而栗,因为有一个问题很严肃,学生"臣服"而不言明,老师也不自知,那课堂的效率又有多少?

还微笑一个真相

凯瑟琳在碰过钉子后,她改变了课堂。课堂不再囿于现成的教学内容与模式,却成了学生思想碰撞、展示自我的阵地。说到此,我想归纳《教师阅读地图》推荐的原因之一是教师须时刻反思、改变自己的课堂,应以学生为中心去画圆,而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画个圆,把学生圈在既定的范围之内。课堂是一个个鲜活的年轻的生命的成长舞台,舞台上发光的应该是谁,如何擦亮他们的思想,是教师本该思考的话题。老师们不知是否会很满意甚至得意于一节公开课上学生们的极力捧场?可是,你有没有想过,更多的学生不是在表达他自己最想说的,表达的是老师想要的答案。我们在"圆满"的背后,是不是应该去思考现象后的本质。

还微笑一个真相

再谈第二个推荐原因。下面引述一句我深有感触的台词:

“蒙娜丽莎的微笑,她在微笑,她快乐吗?最重要的是别告诉别人,她看起来很快乐,所以有什么关系呢?”

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迷住了无数人,可谁又知晓她是不是真的因平静幸福而笑呢?或许微笑背后是鲜为人知的痛苦。可是,这对别人不重要,她只要看起来快乐就好了。卫斯理女子学院根本不重视女性知识学术能力的需求,而是引导她们如何找个好丈夫,回归家庭相夫教子。所以,女性真正的快乐根本不重要,只要附属于男性,看上去有迷人的微笑即可。凯瑟琳就是要打破这个传统,鼓励她的学生去寻找真正的属于自己的人生,自由自主与自在。所以,教师承担的是一份人性开蒙的责任和勇气,有引领年轻人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与生活的能力与担当。那作为普通老师,我们不是生活在时代的节点,或许没有扭转乾坤的力量,毕竟影片中塑造的是一个理想化的人物。然而,其关注生命的本真需求、尊重每个生命的特性,让他们能够获得体验真正的快乐,应该是一个摒弃功利的老师具备的特质。比如,在现今教育内卷很严重的时候,老师们能否有冷静清醒的头脑,用自己的智慧做点什么呢?

还微笑一个真相

其实,以上所言,是不是所有承担教育责任的人都须反思,比如父母。还蒙娜丽莎的微笑一个真相,希望真相背后比微笑更迷人。总而言之,成功的教育,不是束缚,而是释放,因为毕竟健康的生命体就是阳光下熠熠生辉的花木,恣意又蓬勃。

视频加载中...

最后引述电影结束语与你共享:

我的老师,凯特华森,
坚守自己的信念
不轻易与人妥协
就算卫斯理也一样
我仅将这篇社评
献给一位特别的女性

她是我们的榜样,
让我们用全新的视野看世界
她曾说过轻易放弃的人,是漫无目的的流浪者
但并非所有的流浪者
都是漫无目的的流浪
尤其是那些突破传统追寻真理的⋯‬⋯‬
不僵固受限
不受约束的人
我不会忘记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