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叔叔于勒》是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一直收录为初中语文教材小说单元的经典篇目。小说阅读要抓主要人物,可是有时次要人物的作用并不容忽视。
比如这篇小说中的二姐,她的长相、性格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的婚姻。我们来看与此有关的五处内容:
①我总认为这个青年之所以不再迟疑而下决心求婚,是因为有一天晚上我们给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
②我们家赶忙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决定在举行婚礼之后全家到哲尔赛岛去游玩一次。
③“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④“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⑤“你简直是疯了!拿十个铜子给这个人,给这个流氓!”她没再往下说,因为父亲指着女婿对她使了个眼色。
细细推敲,这五处,无论是在紧密情节结构、丰富人物形象,还是在深化主题方面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
先说情节结构方面。这些内容是情节发展的动力和矛盾冲突的重要原因。二姐的婚姻是旅行的起因;请吃牡蛎产生了与于勒遭遇的结果;为保住女儿婚姻,才出现了“父亲”的惊慌失措和“母亲”态度的突变。
形成小说明暗线并举的结构形式:小说明线是菲利普一家对于勒由期待到希望破灭,而与二姐的婚姻有关的内容则成了暗线,使小说复杂的情节关系更加紧密,内容更丰富。暗线由明线衍生而成,又是明线的延续和触发点,两者互为因果,互相推动,形成了小说严谨完美的整体。
再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来看。如母亲克拉丽丝尽管势利自私、虚伪冷酷,但她节俭持家、心思缜密,且遇事当机立断,她作出的避免“被那个要饭的认出来”的安排,一个重要目的是保住女儿的婚姻。因此,丰富凸显了这一人物的性格内涵。
最后,拓展了小说生活视野,深化了小说思想意义。在利益面前变得自私冷酷的不只是菲利普夫妇,女婿之所以“下决心求婚”,是因为“他看了于勒叔叔的信”。如此社会环境下菲利普夫妇的表现便有了普遍性,深化了小说主题,增强了小说悲凉色调。
所以,小说阅读在关注主要人物的同时,不应忽视对次要人物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