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身教

#家庭教育加油站# 前些日子,二姐到我家,看我铺放的练毛笔字的毡布,还有摆放的毛笔,笑语:"你练过几次?"哈哈,确实没有练过几次。现在,这套练字用具已被爱好整齐的老公,给收放起来了。家里书橱里亦买了不少字帖,什么欧体、赵体、颜体、柳体,都有。对于关于书法类的书籍,没有抵抗力,费钱买了图个看着快活。

 

父亲的身教

对书法的这种"叶公好龙"式的执念,哪里来的呢?源于父亲是个会写毛笔字的人。尤记得小时候,到了过年,村里总有很多人寻父亲写门联。他总是乐此不疲。这样的工作在过年前几天就进行了。父亲总是把家里八仙桌腾空,置于屋子中间,备好墨汁。乡人带来的是买的红纸,这需要裁成门联大小。据父亲说,这需要功夫,不是那么容易。在我看一定很难,因为每次包书皮,裁纸这一步我总是做得歪七倒八。可是父亲就这一步从没出过茬,一来过年大家图个吉利,可不能让别人不开心,二来裁剪坏了重买可是费钱的,那时的人们哪有那么多闲钱?父亲总是笑迎来的七大姑八大姨,二大爷四大舅的。

 

父亲的身教

裁好红纸,在桌上铺平,拿笔,蘸墨,挥毫。一个个字即如小飞机空降下来,平稳地落在纸上。红与黑相映,屋里流溢着墨汁的香气。而父亲写字时表情庄重,其间不说闲话,因为写字中间走神会烂笔头,写不好字的。就这样的影像,一直印在我的脑子里。至今,我对书法好的人尤生羡慕与尊敬之情,大概缘于此吧。

 

父亲的身教

二姐定是受了影响,自能拿笔,就把父亲的毛笔拿出,蘸上墨水,家里墙上,床的挡板上,处处是她的墨宝。印象中父亲并没有生过气。渐渐大了,她就在家找来字帖,找来纸张,像模像样地临摹。而我就在她旁边看着,或找本书读着。到了初中,二姐的毛笔字在学校是出了名的。经常在书画长廊里展出。她女儿小时候识字卡片好像都是她自己写的毛笔字。现在每次到她家,桌子上总是摆放着一张她每天写的毛笔字,有时,尚余墨香,让人看着甚爱。我想,她这是真喜爱,每天写写字亦是生活的常态了。

 

父亲的身教

有时候,我在想,人到了成年,年龄越长越会回归到自己童年的样子,会越来越贴近父亲或母亲的样子。或许这里有基因血脉的传承,更是父母的样子就是每个未成年人的模特,或好或坏,都刻在孩子记忆最深处。

这应该就是身教的力量吧。感谢父亲,不仅是因为物质的资养,更是因为对儿女精神的播种。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父亲的身教

以上毛笔字,除了"桐",是我一时兴起,某个暑假练习的"作品"。现个丑,嘻嘻。现搁笔已久。叶公好龙,亦无伤大雅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