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考题变革
1.重视情境,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例举如下:
隔壁班的“小屋”打算经营冰食品。小轩取来一张他们的菜单,你看了以后,谈了自己对本班“小屋”主打果饮的设计(名称和制作方法),也谈了对菜单版面的设计。
1.设计主打果饮:
2.设计菜单版面:
●分析:2019年试题,诱人"出游";2020年试题,令人"垂涎"。两年试题都以"生活情境"为背景,探究衣食住行中的"语文"。而考生既是游客又是食客,更是生活中的学习者。2021年中考语文,又将以什么为主题呢?衣?住?还是科幻?
2. 重视阅读,调整了广度与难度。
- 文学作品阅读。2020年考题,古今优秀文学作品比照阅读,现代散文阅读巧妙嵌入古诗的阅读和课内经典散文《陋室铭》中的名句赏析。题目如下:
12. 看到文中汉字与植物的关系时,米豆和你都很兴奋,你们不禁聊了起来。
米豆:真有意思,用文字打扮的“芋”是什么样的呢?
你:(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豆:原来,“芋”的穿戴这么好看啊!还有,带草头的字会发芽生长这一说法很新鲜,让我联想到《小石潭记》中“青树翠蔓”的“蔓”字,我好像看到了碧绿的藤蔓不断牵延垂挂、在风中摇曳的样子。
你:你说得真好,我也想起《陋室铭》中的“苔”字,它让我仿佛看到(2)___________。
13. 普通的植物一旦入了诗画,就特别有神。米豆觉得文中齐白石先生笔下的“芋”很有活力;小轩读到一首古诗,说其中的“芋”也一样。画家和诗人是怎么做到的呢?你说给他俩听。
秋日漫兴
【清】沈瑾学
小小一村三十家,家家结个竹篱笆。
田角绿擎芋头叶,豆棚黄上丝瓜花。
老牛虽瘦不偷力,浊酒譬无聊免赊。
最是网船相识熟,寻常买得贱鱼虾。
(选自《新编清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5年3月版)
- 非文学作品阅读。2020年考的是报纸阅读,兼有新闻、说明文与经典漫画作品的阅读。试卷素材,广度拓宽。
- 名著阅读。初中阅读12部名著。去年以考《儒林外史》为主,并融入南京地方文化的考查。另还要求再选一部名著,拟写阅读报告提纲,分值7分。2020年要求自选必读名著拟写读后感提纲,分值8分。考查以理解与分析为主,难度加大。题型例举:
(四)名著阅读(8分)
17.佳肴弗食,不知其旨;好书不品,不知其妙。下面是米豆和小轩所写读后感提纲,你也从初中语文教科书重点推荐的12部名著中选择一部,另选角度,写出你的读后感提纲。
【你的提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轩的提纲
米豆的提纲
3.重视思维,减少识记类、套路式题型。
•识记类:2018年纯识记类题目是18分,近两年记类的分值只有9分。比如,文言文4个词语的解释,2018年之前一直是考查的。无论最初的书内文言文阅读,还是后来的课外文言文阅读,这4分基本属于识记类的知识点。2018诗文默写题与2020年相应考题的比较:
【2018年】
4.用诗词原句填空。(10分)
(1)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________________ 。 (《诗经•秦风》)
(2) ________________ ,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3) 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 (王维《使至塞上》)
(4) _______________ ,疑是银河落几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5)黑云压城城欲摧, ________________ 。 (李贺《雁门太守行》)
(6)过尽千帆皆不是, ________________ 。 (温庭筠《望江南》)
(7)小时候/________________/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余光中《乡愁》)
(8)相隔千里,漂泊异乡的游子在中秋之夜,常会轻吟“________________ ”,表达对故乡亲人的祝福。(用苏轼《水调歌头》中的诗句填空)
【2020年考题】
2.用古诗原句填空。
①参差荇菜,左右采之。________________,琴瑟友之。(《诗经·周南·关雎》)
②江南可采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汉乐府《江南》)
③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
④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⑤出自不同诗作的诗句组合在一起,有时能产生新的意境。例如:“独坐幽篁里”,“吹笛到天明”;“古今幽恨几时平”,“吹笛到天明”。请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或《春夜洛城闻笛》中任选一句,与“万里送行舟”配成一个新意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
学校预备举办“创意美食节”活动,你和米豆、小轩同学参与完成了下面几项任务。
•套路型:比如议论文阅读常规题如中心论点概括、论证方法辨析、论证思路分析等,自2014年后就不再考查了。议论文、说明文阅读已融入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不过这类题型,再平时的训练中,还会出现。
4.重视教材,千变万变不离"课本"
•这两年都考了对联题(2019年第1(5)题、2020年第3题)。七下综合性学习之“我的语文生活”中,其中有一个活动环节“寻找最美对联”。对对子,还涉及到七年级教材补白有关词性、短语的语法知识。
部编教材七下“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部编教材七下“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学习
•同学们觉得难的名著阅读题,也是完全“翻版”于书本的“名著导读”。如2019年的读书报告提纲原型来自七下《骆驼祥子》名著导读部分的"专题探究"。
部编教材七下《骆驼祥子》名著导读
改变课堂教学
1.理念改变:学习者为中心
近两年考题形式都是以一个话题贯穿,考生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与同学共同研讨、完成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个个任务。这是引导教师改变课堂:问题驱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评价反馈,点拨提升。基于学情,自学基础上的的探究式应该是我们尝试使用的。关注学生的"学"。"教"什么,转为"学"什么。
针对具体学情,因材施教。比如学生如果整体阅读面狭窄,过于被动,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名著阅读要落实到位,师生就要共读,以问题驱动,活动激趣。课堂以学生的学习为主,老师导引有度、有效。重视议论文教学中思辨力的培养。如:材料提炼观点,引导多角度、引导求异思维。 可以引入生态课堂导学案。
2.探究群文阅读
•以单元为依托,探究一类文体的阅读法。如九上二、五单元,都是议论为主的文章,我们根据单元目标与文体特点,设计单元阅读任务:概述每篇中心论点;探讨论证方法;分析论证思路,解读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落实活动课程
- 部编教材活动探究单元有四个:八上新闻、八下演讲、九上诗歌、九下戏剧
- 生活就是学习的课堂:如8年级活动课程,我们引导学生去读报纸、看新闻、完成采访任务、写新闻稿件、播报新闻、拍摄模拟演讲视频、完成情境演讲稿写作、课堂现场演讲⋯⋯让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于生活中形成能力。
- 2019年阅读题以“读一本书,览一座城”为线,把知识、能力的考查融入到“游玩”中,是不是提醒我们:两耳不闻窗外事,语文就甭想考出好成绩。
4.做好试题评讲,研究"常式"与"变式"。例说:
- 2020年湖北荆州题:排课本剧,选主角是关键,作为导演,你准备招募一个怎样的人来扮演鲁智深?(变式问法)
○鲁智深有怎样的特点?请具体分析。(常式问法)
○知识与能力点:考查小说人物形象。变式问法更注重知识的运用。
- 2020年南京题:隔壁班的“小屋”打算经营冰食品。小轩取来一张他们的菜单,你看了以后,谈了自己对本班“小屋”主打果饮的设计(名称和制作方法),也谈了对菜单版面的设计。
○谈菜单版面的设计(变式问法)
○简要介绍菜单版面。(常式问法)
○知识与能力点:说明顺序应用
现在考题的问法,更多的是隐去“知识”,以一个生活情境中的问题去说。所以老师在评讲试卷时,可以带着学生去思考它的“常式”问法是什么,考查的是什么知识和能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