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想起2015年中考题《补》呢?一字命题,如何 “化大为小”?
今年又似曾相识地来了个“查”,简约而不简单。
我们一起来审题!
首先,先要确定这个字的词性,从词性地角度去理解确立文章的主要内容甚至适合的文体。“查”是动词,即侧重于事件的回溯。我们学过语法,也学过文章阅读的概括,一个句子意思上最大的区别往往在于主语发出的动作不一样。所以“查”其实是明确限定了文章事件的范围,与“查”有关。从文体选择角度看,初中生适合写成记叙文,写一件与“查”有关的事情。
其次,再通过“造句”的方式,把文章的选材集中到自己熟悉的素材上去。比如“班主任每天早晨总要检查那几个调皮鬼的作业”,“小明试卷写完总会认真会查一遍”“出门逛街,超市、菜场门口多了检查苏康码、查体温的人”“假期,我走访调查了几家饭店2020年运营情况”……如果自己平时作文素材积累丰富,或善于观察,一定会找到自己擅长的、记忆深刻的内容。要多造几个句子,便于下面一个环节的筛选。
再次, 要想在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就要写出个性的东西。什么是个性?首先是自己独到的经历和思考,再次,与社会的热点有关联。然后从自己造的句子中找出素材独特的内容。比如,与疫情相关的小区、学校等身边的与“查”有关的小事。
再来谈立意。何为立意?即你能调动起读者的感情、启示或思考是什么?就是主旨。写文章,如同画圆,中心就是圆心,要始终围绕它展开。
首先,立意要想好,即圆心要找到。一篇文章,可能素材很普通,但因为立意不同而出类拔萃。比如同样写老师检查作业,这是一个容易撞车的事情。但我列出如下立意,大家看一看哪个会在同类题材中出类拔萃呢?
1.班主任天天检查几个调皮鬼的作业,表达对老师敬业精神的赞颂。
2.班主任天天检查几个调皮鬼的作业,并没有因为他们成绩落后而放弃他们。一个老师让你终身难忘的,不仅是他的责任心,更是他对学生的一种态度:平等、尊重和诚心的帮助。
3.班主任天天检查几个调皮鬼的作业,学生由不给查到配合“查”,最终获得了进步。做成一件事,关键是互相之间的理解和配合。师生之间,难道不是一种合作关系么?
……
再次,立意想好,就要考虑到谋篇布局上。考场上,快捷的构思就是心中要有文章布局的“腹稿”,即提纲。开头如何迅速如题?结尾如何收束和点题、点睛?中间500字,详细写什么?略写什么?如何明扣和暗扣题目?动笔前一定要做好这些工作,如果平时训练有素,审题立意花5分钟足矣。腹稿提纲示例如下:
中心:一个老师让你终身难忘的,不仅是他的责任心,更是他对学生的一种态度:平等、尊重和诚心的帮助。
开头示例:嘘!张老师在教室!班级哼哈二将,正在接受作业审查一关。
主体:详细地描述检查哼哈二将作业的过程、批改细节和对他们的态度、言语。略写哼哈二将自身的改变和同学们的改变。围绕一次“查”的事件去写。
结尾示例:哼哈二将要进考场了,张老师又在叮嘱他们什么。我在内心默默地向老师鞠了一躬:谢谢老师,是您让我知道尊重是一种力量。
示例的文章,是平时学生的习作,根据文章的题目“查”作内容详略上的调整。
【作文示例】
查 羊思悦
晨光中,我时常看见那白色的身影。
我从不知道她的名字,所能知道的,仅有她的一个身影,瘦弱而坚毅,不厌其烦地重复着动作:抬手测温、俯身登记,抬手测温、低眉登记(评:这是“查”的动作分解,暗扣题)。疫情来了,门口多了一个检查的关口和流程(评:点出事件的背景,并直接扣题“查)。
每个早晨,起床,第一件事就是到阳台,看太阳升起,看阳光慢慢笼罩着那白色的身影。这似乎是宅在家里,每天的第一堂课。
偶尔出门,我总碰见她。每次都是她拿出额温枪,抬手给我测体温,俯身认真地记录。起初,她只是简单防护戴着口罩,她有那一双水灵的眸子,见人眸子里闪动着春光和笑意。
有一日,她穿上了一线人员的那身白衣。兴许是从未穿上过这样的衣服,又或是觉着这身衣服确是个特别的存在,我每每从窗口望去,都能看见她举起那充气似的手臂,仔细打量着。远远看去,那白色的一团,尤为显眼。
没错,她就是白衣甲士。白色的身影,一如往常的注视着门口,手捧着登记表。
那天从门口进入小区,我又看见了她。这才近距离地看见她穿“战服”的模样。厚厚的护目镜,蒙上一层雾一样的水汽。那双含笑的水灵的眸子呢?她好像并没有在意。我想,这衣服不透气,一天穿下来,该多不舒服啊!
“这身衣服不闷吗?”我好奇地问。
她笑了,即使隔着衣服,也听见她那带上笑意的轻快声音。水汽后的眼睛一定笑眯了吧,一定漾着浓浓的春色吧。
她说:“不啊,这身衣服还暖和呢!”说罢,还举起手挥了挥。暖和?我疑惑地盯着那身光是看着就觉得闷的衣服。我常常纳闷,每天只重复地抬手、低眉,不累么?
又是一个“宅”清晨,照例我透过窗子看见了她的身影。她脱下了防护服,换上了原来的衣服,肩上有一个一条红带——志愿者。春日的阳光,又打在她的身上。
清明了,冬已过去,门口来往的人多了。她还是不厌其烦地抬手、低眉。风吹拂着柳树,枝条轻轻摇摆,它是在表达谢意吗?(文章主体、结尾部分重复四处的细节,正是”查“的具体动作。既紧扣题目,又突出了人物的形象,并且将”查“的线索一贯到底。)
- 【总评】本文是以写人为主,事件很简单:我“宅”家,隔窗凝望,意外看见了“她”——疫情期间坚守岗位、检查小区进出人员情况的志愿者。文章巧在扣“查”很紧,始终围绕“查”展开对人物细节和心理的展示,选材贴近生活又贴合热点。
我是@金陵三丽子语文课,和你分享教学的经验,欢迎商讨、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