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到四点半,忽然醒了,我就顺便看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的名字叫《镜头下的爱》。
讲述一位女摄影师放弃公职,依靠才华生活的故事。
由于摄影技术好,很多大型活动都邀请她,收入颇丰,一家人的大部分开支都由她支付,房贷、车贷全包,作为公务员的丈夫只负责一些生活上的小开支,比如买菜、买米,偶尔的人情来往。
也许她担任的家庭责任大一点吧,她几乎不管家里任何的“小事务”,清早出去,傍晚才回来,吃完饭,洗完澡就休息,洗碗、做饭、给女儿辅导作业、给女儿梳头等等事务都由丈夫操办,她也颐指气使地理所当然着。
有一次,他们一家三口去深圳旅游,她摄影时,因站立不稳摔了一跤,腿被摔断了,丈夫只好买轮椅推着她走。
回家时,要坐地铁,地铁道特别深,又没有电梯,丈夫只好分三步搬运:先背她进入地铁站,再去搬轮椅和随行物品,最后,背女儿下来。
把她背进地铁站后,丈夫已是满头大汗,将她安顿完毕,又带着汗水向高耸入云的台阶攀爬。
她看到了丈夫的背影:急匆匆的,疲惫不堪的,一边爬一边用手往额头擦。
她来不及取相机,迅速拿出手机对着丈夫的背影拍照,在她对焦的时候,她从未如此感动,她热泪盈眶——
自己和丈夫结婚十年了,照了十年相,为他人留下太多的美好,摄下很多感动的人和物,拍下数不尽的美丽风景,却从未给深爱着自己、深爱着这个家、心甘情愿做着琐事的丈夫拍过一张照片。
她深深地自责和内疚,想起连女儿的头发都由丈夫梳洗,禁不住泪流满面。
在文中的末尾写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追求美,觉得越远的、越难以触摸的越美,却忽略身边那些“美”得流泪的点点滴滴。
就我的理解,除了文末写到的,我更反对一个家庭中某一方仗着收入的多少来决定某人在家庭中的地位!文化层次相当,聊得来,勤劳,粗茶淡饭,平等,不颐指气使,这样才好。
#阅读的温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