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给孩子希望了吗?

今天,你给孩子希望了吗?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简单地说,教育就是给学生希望。

回想自己小时候,父母很少给我鼓励,有一次,我很得意地拿着奖状给母亲看的时候,她只是“哦”了一声,随后还来了句,“不要骄傲”。从那以后,我在学校获得的荣誉很少跟母亲讲。我一直想,如果我遇到一个懂教育的母亲,我现在肯定要优秀得多。当然,也不愿我母亲,那时候的家庭教育大多是这样子的。

当了老师后,我发现,教育中最大的矛盾就是你一心想让孩子变得优秀,而孩子对于你的要求无动于衷。有时候,不仅孩子不配合,连家长也不配合你的教育。我用“配合”这个词,也说明多数孩子都没有学习的主动性。

我们杭州有一所很有名的高中,杭二中,该校虽然都是选拔了各地区的优秀学生,但管理极为开放,孩子有充足的自我学习时间。就读过杭二中的很多学生回忆,说二中带给自己最大的是自学能力。而作为一所名校,学校除了提供更好的资源外,做的最多的就是给学生希望。

且看杭二中的校歌:

赤子吟

作词:朱海、闻乾 作曲:郑楠

(开篇)

我们是二中学子,有大气充盈;

我们是中国名校,有大木百寻。

看百年激荡,风雨心声;

赋世纪新篇,开启征程。

忧患其久,不辍奋进,

精忠报国,唯求大成,

薪火相继,后学所凭。

我智我勇,公德公心,

无私无邪,有爱有憎,

目标高远,正道直行。

脚踏实地,皓首穷经,

跬步千里,章句日新,

缺补金瓯,矢志如铭。

(副歌)

赤子情,高歌满怀永续文明;

赤子心,一腔皆为中华复兴。

钟声书声三春花,铺就人间遍地锦。

笑看钱潮涌巨浪,澎湃浙水四海行!

对未来抱有希望的孩子,能更好、更恰当地应对生活中的不幸与压力,我们家长就应该成为孩子心灵的导师,对给予孩子鼓励和希望,少一点苛责。我们老师不仅要给学生希望,更要给家长希望。

我们常听到一句话,“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 ,以前我对这句话认识并不深刻,因为对于班级后进生来说,真的很难找到闪光点。后进生每天都想着各种法子来制造麻烦,以前我面对这类学生,总是小事放大,要么罚抄课文,要么取消音体美的课程,更或者是把家长叫到学校里来。虽然是采取高压政策,这些后进生还是老样子。

因为我们的批评和指责让孩子更多地看到了自身的缺点,对进步失去希望。

后来我干脆对这类学生违反的事情,问题不大的就轻描淡写给过去了,要是表现好,则是兴师动众地大大表扬一番。结果,孩子的不良表现越来越少了。这里也让我想到了古人倡导的“隐恶扬善”。

家长们不妨对孩子的缺点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糊涂一点,而对于他的优秀表现,则大大表扬。当孩子不断看到自身优点的时候,他对自己会更自信,以前一些想都不敢想的梦想才会变成自己愿意去实现的希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