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作为现代化智能产品,是一柄双刃剑,使用得当,就是学习的好帮手,使用不当,就是坑害孩子的凶手。分析如下:
一、重视孩子自控力弱的特点,有意识引导培养控制力
有专家说,想废掉一个孩子,就送他一个手机。贪玩是孩子的天性,手机的普及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特别是手机小游戏,常常连成年人也爱不释手,更何况孩子。生活中,成年人抱手机的坏习惯已经给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总要躲开父母的见识,一有机会就操起手机玩将起来,只要不阻止,就不分白天黑夜玩个不停。导致晚上作业没有时间做,要么不做第二天到校后抄袭,要么连夜做影响休息,做的质量得不到保证。
朋友的小孩,在小学时成绩优秀,名利前茅,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在升入初中前的那个暑假,小孩在爷爷奶奶家呆了一个暑假,回来后就发现孩子的手机瘾很大,动不动就把父母的手机拿过去玩耍。现在的小游戏都是在小程序里玩,大人不懂的根本就不知道,不需要下载专门程序。
二、重视孩子在手机上玩的内容,预防接触有害内容
一部手机,就是一个世界。世界很大,参差不齐,什么内容都有。既有学习资源,也有游戏程序,更有不良网站。完全靠学生的自觉性根本不可能,连成年人都控制不了自己的行为,对孩子只能是奢望。一旦孩子被不良网站网罗过去,只能废掉了,有苦还说不出。现在每年因为陷入网络游戏不能自拔的青少年辍学的太多了。
我在班级里面做过调查,男生喜欢玩手机小游戏和浏览一些娱乐的网站,也有部分学生时常浏览一些不健康的网站;女生喜欢玩聊天软件,和陌生网友交往,喜欢追剧、追星。个别孩子的早恋被我发现后,询问得知都是从网络学来的套路。我随即和这些学生的家长联系,通报了这些情况,指出存在的风险,希望家长予以配合。
三、想方设法,引导孩子们合理安排使用手机杜绝网瘾
不给孩子玩手机,已经变得不可能,孩子们总有途径抓到手机。堵不如疏,要学习大禹治水精神,从根本上解决孩子玩手机的问题。
1. 规定时间写作业,规定时间玩手机。
美国硅谷的很多高管,包括乔布斯在内,他们都会限制子女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并且周末可以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也很有限。
同样我们也要对孩子提这样的要求。只有立下规矩,才能督促孩子遵守。不立规矩,无以成方圆。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要遵守。时代进入到21世纪,孩子们都是网络的原住民,两个极端都不要去做。过度放纵还是绝对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态度和行为,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家长以身作则,与孩子约定作业、看书时间,如半小时或一小时,可以玩手机十分钟或一刻钟,如果谁违反规定,就要惩罚。这样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2. 带孩子出门采风,转移注意力
老是待在家中,容易产生自闭症,人的身心也不愉快。每一天都要安排到小区里、到田野里散心放风的时间,把任何电子产品都放在家中,全身心地踏足自然。没有了手机或其它电子产品,大人小孩就全身心地进行交流,呼吸自然的空气,与天地感同身受,天地人高度融合。期间,可以聊聊在学校的见闻,班级的趣事,我对自然的认识,积累成语歇后语俗语,可以说其乐融融。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利用在外踏足的机会,亲子之间加强交流,又了解了孩子在校的情况,也灌输了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激发了孩子对自然的热爱。孩子是很愿意与父母交流的,空白的世界需要父母去填充,此时不填充,会有其他人去填充,等你到时候再去填充,已经无法填充了。
3.以身作则,当好父母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对孩子有着深刻的影响,千万不要认为孩子小,无所谓。同样,喜欢玩手机的父母,必然会引起孩子的兴趣,久而久之,孩子也是一个手机迷。每当父母在用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导致孩子想方设法也要抓到父母的手机玩一玩,瘾越来越大,以致最后无法丢弃。
一旦成瘾,戒掉要花很大气力,还存在未知数。因此,下班回家后,父母请将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