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

“三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这是在北方农村的一句老俗话,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很多人现在可能不理解。

其实这句话说的就是一个人的成长关键是要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良好的做事习惯,并且说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一个人的人生最关键的可能也就那几步。第一步迈好了以后的路可能走的就会越来越顺,如果第一步迈的不扎实、不结实,可能将来就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挫折,因为在他以后的路程当中,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修养来支撑他自己前进的动力和方向。

三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

其实这句话也就是“三岁看老”的另一种翻版。人的一生三岁的时候进入他的心理上的反抗期,这时候一个小孩他的自我意识逐渐加强,他对外界事物的也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认识,但他们这种认识是非常幼稚的偏颇的,对有些事物的看法,他们只能依据自己的感受简单分对和错,好和坏,而恰恰这个时候需要家长积极正确的引导孩子对外界事物的认识,所以这是教育孩子的一个关键期。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这种关键期的教育,总是认为孩子还小不懂事。所以在孩子的一些偏失行为上缺乏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矫正,更有很多的家长采取了一种放纵、娇惯的行为。这就错过了教育孩子的最佳良机。

三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加强,家长要积极的正确的介入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生养,不教育。

三岁孩子的教育要从生活的细节抓起,绝不能放过孩子任何一个犯错误的细节,这样说并不是不允许孩子犯错误,而是应该在孩子犯了错误以后让他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不对的,什么事情是能做的,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事情是应该做的,什么事情是不应该做的。如果孩子经常犯同样的错误,说明你已经错过了积极教育的机会,这个时候家长就更应该引起高度的重视。比如孩子吃饭、睡觉习惯等等,这些看起来日常生活当中的常见问题,就能反映一个孩子一个家庭的教育理念。

三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

随着孩子的逐渐长大,如果一些错误的行为习惯和认识不能得到及时的矫正,那么随着年龄的增长,到了幼儿园,到了小学,到了初中,甚至到了高中,这也就是到了学校以后,很多老师觉得家庭教育出了问题的原因,有些习惯到了成年都难以改变。

所以说,“三岁不成驴到老是个驴驹子”这句俗话是十分有道理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