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今天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德育的三个主体是家庭、学校、社会,这三个主体在对学生实施德育的过程中,是相互牵拉、相互制约的关系。对当下的德育工作,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身处一线的班主任和德育主任,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学校的德育工作越来越徒劳,甚至认为学校德育工作是个伪命题,学校的文明礼貌、遵规守纪、环保节约、安全教育等教育,学生在校表现良好,一出校门就判若两人。也有不少班主任和德育主任认为:学校德育大有可为,要强调学校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因为学校德育有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不可具备的优势。

今天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在当下的教育环境中,出现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论调并不奇怪。

悲观者认为,90%的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德育理想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学校德育是不完整的。

乐观者认为,学校德育的“软骨病”可以治;家庭和学校是一起奔跑的同行者;与社会联动,可以形成目标一致的大德育体系。

对这两种态度我们学校德育工作者既要理性审视客观分析,又要真正在行动中落实学校德育对学生的积极引领作用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教育要强,不能“唯分数”论英雄,德育要走在整个教育的最前端,德育更要强。

今天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当下急功近利的社会环境给学校的德育工作造成了极大的障碍。现实的社会环境与我们的期待相去甚远,一些违法的社会社会行为还充斥着孩子们纯真的眼睛,无形的观念耳濡目染对学生的危害更大,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风气、道德素质并没有得到提高,我们的经济的脚步走的太快,灵魂已经落下了。夹在学校和社会中的学生,很难在价值观形成时期找到恰当的选择。家庭教育亟待跟进和完善。90%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并不是夸大其词。当下,德育的问题是出在孩子身上,但病根却在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唯分数”论成败,给孩子灌输拜金主义、权利万能等扭曲的人生价值观,而且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身教的榜样。学校德育处在被动的应付中。学校德育应该是系统工程,但在安全至上的高压下,为了避免出现学校背负不起的安全事故,学校德育内容多是停留在口头上的说教,而不是让学生从生动活泼的活动中得到体验和锻炼,这就使得德育的功效大打折扣。

学校德育软骨病的内在表现主要为:对德育这门系统的工程缺乏真正深入细致有特色的校本化建构并认真扎扎实实地实施。学校德育工作应该是系统、持久的工程,而不能临时抱佛脚,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成为即时的应景。班主任工作专业化程度不够。学校对德育工作绩效的考核评价手段不到位。激励措施缺失等。

今天的学校德育何去何从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校德育何去何从?这既考验着学校的德育智慧,也考验着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智慧,也考验着整个社会的教育环境。笔者以为,作为学校这个德育主体,认真、理性、积极审视德育大环境,加强德育的自我改造,努力提升自己的德育水平,才能实现学校德育影响力的最大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