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第一辆客车驶出武汉高速路口,武汉正式解封!
76天的坚守,英雄的武汉正式重启!
全民防控取得了抗疫胜利。
全民防控,不是第一次。那一次,45年前,上世纪1976年的夏天。
那个夏天,人们都在谈论着一个叫“地震”的话题。
开始还以为是谣传,棋盘峪村长常会从公社开会回来在大喇叭里喊开社员大会安排防震了,村人才知道这回不是谣传了。
大家顾不上吃饭,一溜小跑奔了大队部。这回开会的人比哪回都齐刷。
常会脸上从没这么庄重过。真要地震了,全民动员全民行动上下一心是当前第一大事。李四光生前预测的四大震区震了三个了,只剩下咱这块了。今天不震明天震,明天不震后天准震。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紧要紧是先保住命,今下午不用出工了,回家抓紧搭建防震棚。
砍多粗的树怎么搭架子,怎么铺草苫子,一五一十讲清楚,众人便树倒猴狲鸟散去。
少年方圆在大队门口碰到王老师,问还上课吗?王老师说,课能随便停吗?学区也没来通知。边说边招呼娃们,走啦走啦,赶快随我上课去。狗剩爷爷嘟嚷一声,这就天塌地陷了,还上什么课。王老师说一天不震就得上啊。老母鸡领小鸡一般领娃们去了学校。
到了学校,王老师吹哨集合上课。棋盘峪学校有两个老师,王老师教二、四年级,刘老师教一、三、五年级,都是复式班。四年级这边,王老师讲上午没讲完的课,“年四旺叔叔狠斗‘私’字一闪念,年四旺叔叔斗私标准就是高……”。前排低年级学生在小声自读课文“在英雄的阿尔巴尼亚,有座山叫爱尔巴莲,山上长满茂盛的橄榄树,山泉绕过美丽的葡萄园……”
王老师讲课还是那么起劲儿。从哪些地方看出年四旺叔叔狠斗“私”字一闪念,斗私标准就是高?谁能告诉我?问了好几遍,稀稀啦啦有几个人举手了。王老师讲得再生动,大家也听不进去,老是看着课本出神。
这篇课文有一幅插图,图上年四旺叔叔受伤了,头上裹着绷带。方圆一边看一边走神,他是怎么受的伤?是地震砸的吗?正想呢,有人推门进来,大家扭头一看,是在石汪峪联中读初中的连会。
石汪峪有一处联办中学,联中校长兼管学区12处村小学,一有事,便从初中班里每村找一个提前几节课回各村小学送通知。王老师边接通知边问什么事。
连会说,要地震了,上边让到教室外边的树底下上课,还印发了地震预报口诀,学生背过,回家再教大人背过。王老师接过通知看了看,又递给连会说你送给那个教室的刘老师。
连会走了,王老师让大家抱着课本板凳到外边的大黑枣树下上课。这里还没坐稳呢,刘老师也领着学生来了。前边几个大点的孩子一二一喊着口号抬来大黑板,挂在树杈上,四十多个学生挤在黑枣树下,叽叽喳喳赶集一般。
刘老师敲敲黑板,大家都静下来了。刘老师说,学区来通知了全民防震。震情就是敌情,既要重视,又要蔑视。地震是有预兆的,学区发了一张地震预报口诀。我抄在黑板上,王老师教大家背,背过了再回家教大人背过。
这是夏天的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照着大地,阳光穿过树杈斑斑点点照在同学们身上,同学们开始一句一句背口诀。“地震有前兆,井水能预报,有的漂油花,有的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前兆来得早,动物能预报,冬蛇出了洞,老鼠搬家逃……”
约摸一个小时吧,大部分学生背得差不多了,老师便宣布今下午特殊情况提前放学,回家一是教大人背地震预报口诀,二是帮家里搭建防震棚子。
孩子们摇着书包小鸟归巢往家赶。方圆几个刚走到大门口,见村人正围着一个戴领章帽徽的人听他说话。
走近了才看清是在保定当兵的石衣文,回来看家刚走到这里。他一只手里提了个网兜,网兜里两个白茶缸。另一只手里提着一个黄挎包,挎包没盖严实,露出一小捆油条来。靠近他的几个小娃几双小眼直勾勾地瞅着油条,石衣文低头看看小娃,一扬手把挎包甩在身后,小娃便又泥鳅钻沙一样钻到他身后去。
石衣文撇着洋腔说了大半天,众人听得费力,狗剩便说,你用咱这里人话说吧,俺耳朵累。
石衣文说这普通话也能随便改吗?我在部队学普通话刚刚摸着门儿,说成这样费老鼻子劲了。再说话,越发撇得厉害。
费力归费力,说的话村人连猜带蒙也听了个八九不离十。石衣文说他们挖隧道时,挖出一块石碑,上面全是甲骨文字,说某年某月某日某时某地天塌地陷,时间就是今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地点就是咱这里。
狗剩问你见石碑来?石衣文说俺战友亲眼见的,不会有假。我们部队附近的竹子开花了,铁树也开花了,这可是几万万年来没有过的。
方圆再不敢再听石衣文讲的新闻,忙跑步回家。父亲、母亲已搭起防震棚架子,奶奶正在折砍倒的杨树枝子喂羊。
他们在那里忙活,方圆便一句一句地教他们口诀。又说了石衣文讲的新鲜事。奶奶直嚷我的天。
晚饭后,圆圆的月亮升上来,红红的圆。草苫子没做成,防震棚还不能睡。方圆嚷着非在天井里搭地铺不可。他爹说今晚要震了我头朝下围着咱村转三圈给你看。
连会和他姐姐小彩来了,对方圆说先到俺家睡吧,俺的棚子搭起来了。
方圆刚要跟他们走,墙上的小广播喇叭拉警报了,播音员说搞地震演习:“听众同志们,今后再听到这个声音就是地震了,赶快往外跑。”
话音刚落,演习警报就响了,呜——,声音尖细还有点嘶哑。
方圆奶奶扭着小脚舀过一瓢水泼在地线上,警报声音立刻洪亮起来。
这一夜,连会家的防震棚里一张床上挤了十几口子男孩女孩。没搭起防震棚的人家的小孩,都让连会小彩约和来了。
第二天,来到学校,同学们都在说着昨晚的见闻。
秋会说他家的防震棚里爬进一条蛇,钻进被窝里去了,吓得全家一晚上没敢睡。
坤明说,他爹抽烟差一点把棚子引着了,多亏他娘及时捂上了一个褂子才扑灭了火。
连成说他爷爷说什么也不出屋睡,用木棍撑着棺材盖,躺在了自己的棺材里,说砸不死捡条命,砸死了省得往棺材里抬了。
阎明说,他爹从书上看到地震前有一段小震,就在床前倒扣了一只水桶,水桶上又倒扣了一个酒瓶子,半夜起来解手时,把酒瓶子碰到了,砸得水桶当啷一声,忙大喊地震了地震了,光着身子抱着枕头就蹿到天井里,还以为抱着我呢。
狗子说他家搭了两间防震棚,中间用一排木箱子隔开。他和爹娘在这边睡,他姐二丫在那间睡,半夜里听到棚架子吱哟吱哟地响,就大喊一声地震了!他爹一把没摁住他,他拿着手电筒就蹿出来。姐姐屋里漆黑一片,忙用手电筒往里照,姐姐和常会正坐在床沿上看报纸呢……
从夏天到了秋天,人们整日提心吊胆地过日子。人们见面谈的话大多和地震有关的捕风捉影。哪里的井水变颜色变味道了,哪里的老鼠成群结队往外跑了,石汪峪大队的一块地里出现了一条壕沟,深不见底从下面往上嗖嗖蹿冷气。
公社电影队走村串庄放电影,加演的幻灯片,全是防震知识介绍。常会拿着放影机上的麦可风的开场讲话也都是地震快来了,一天比一天近了……。
很多人家把鸡早杀光吃肉了,免得地震了后悔。狗剩爷爷要把仅有的一只母羊杀掉,她老伴坚决阻拦不让杀,被狗剩爷爷一个别腿撩倒在地,一边打老伴,一边喊,今晚要地震了你连个羊球也吃不到,不让杀,它是你娘?我把你打翻在地,再踏上一只脚,叫你永世不得翻身。
他老伴只得嘶哑着嗓子向两个儿子求救,大毛二毛,亚非拉妇女受压迫了,快来拯救吧,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啊!
大毛二毛举着拳头一个劲地给他爹打气,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它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狗剩老伴只得求饶。狗剩哈哈大笑着磨刀霍霍向母羊。
大家一天天地数着日子,数到了石衣文说的八月十五,天没塌地也没陷,日子照样悠悠往前走。
秋天又快过完了。
“十月黑枣盖地皮”,黑枣树上的黑枣果熟蒂落了,叶子也落光了。天凉了,课不能再在外边上了,学区又来通知让各村小学搭建防震教室。大人们上山去砍树,学生们去田野里抬土,搭架子的搭架子,用高粱秸砌墙的砌墙,抹泥的抹泥,一天功夫建成了一溜六间防震教室,中间一分为二,一三五三个年级一边,二四两个年级一边。琅琅的读书声开始从防震棚里传出来。
这么宽敞的六间防震棚,只白天利用太可惜。村人向常会提议,晚上也得把防震棚利用起来。村里不是有很多没搭棚的吗?可以把课桌靠一下,男一屋,女一屋,又热闹又防震,岂不一举两得。常会欣然应允。于是,防震教室便白昼不停地利用起来了。白天棚里书声琅琅,晚上棚里人声鼎沸。两盏汽灯照得棚里如同白昼。
男人屋里打扑克、下棋,吹拉弹唱。桌子底下是装得满满的几十塑料桶水,还有狗剩爷爷用一多半口粮换来的五十斤老白干。他说地震了酒厂都垮台了,几百块钱也买不到一斤酒,全国都没酒了,犯了酒瘾怎么办?女人屋里更别说了,三个女人一台戏,一群女人闹翻了天,笑炸了营。
慢慢的,家里有防震棚的也来凑热闹了。白天该开的社员会常会干脆也挪到晚上到学校里来开。晚饭后人到的差不多了,常会也忙不迭赶来了,站在男女两房子门口中间咳嗽一声:大家先静一静,我来安排一下明天搞大寨田的任务……
冬天过去,春天又来了。狗剩放在教室里课桌底下的酒早就喝光了,地震依然没来。人们似乎有些小小的失望。失望之后便是忐忑不安地搬回屋里睡觉。一开始是趴在床底下睡,睡过几晚后,又小心翼翼地挪在了床上。当学校院子里的杨柳吐絮的时候,上级通知学校可以搬回教室上课了。防震教室白天空了,晚上自然也空了。
因为搭建这一溜棚子,使得原先本来拥挤的校园兼操场更加拥挤,连体育课都没法上了。震情缓解了,这一溜棚子实在没必要再摆这里了。村里杀光鸡吃了肉的人家开始一架接一架地吵。狗剩老伴整天对狗剩儿子喊着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连推磨、烙饼饼都得理不饶人地昂首挺胸。方圆的母亲也开始埋怨他父亲,多好的几棵杨树,你怎么眼皮不眨就砍了,这不,地也没震,过几年就是几根好檩条,方圆说媳妇要盖房子呢,说砍就砍了。方圆的奶奶也埋怨说,听风就是雨,好好的日子哪来的地震?咱这里地底下全是连成块比天还大的石头,地震能那么容易?
方圆的爹也嘿嘿笑了,说浪费了几棵树的又不是咱一家,这防震棚子也闲不着,盛瓜干盛农具还不顶一间屋用啊。
方圆的奶奶点头说,就是小点,倒是也能顶间屋用用。
多少年后,2009年10月1日中年方圆与钟南山在天安门广场国庆观礼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