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上数喜鹊窝,数出了名扬文坛的散文名篇

高铁上数喜鹊窝,数出了名扬文坛的散文名篇

济南通往北京的高铁上,一个临窗的中年人,正聚精会神瞅着窗外沿途的风景。

引发他兴趣的,是路边闪过一棵棵大树上的喜鹊窝。

一个、两个、三个……他认真观察着这些喜鹊窝,一边默数着喜鹊窝的数量,一边回忆童年的生活。

这个中年人叫厉彦林,沂蒙山土生土长的著名散文作家。

高铁上数喜鹊窝,数出了名扬文坛的散文名篇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沂蒙山区树木繁多。尤其是杨树、柿子树,山坡上,村周围,到处都是。柴捆似的喜鹊窝搭建在挺拔高大的杨树、柿子树上。喜鹊窝村东有,村西也有,是沂蒙山村一道古朴的风景线。

那时的村民没手表和闹钟,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自然规律。

清晨,喜鹊叫过,其他鸟儿也相继醒来,此起彼伏的鸟叫声响彻村庄上空。山村在小鸟鸣叫声中醒来,开门声,牛叫声,开始从一个个木柴门后想起,村民开始了崭新的一天。

高铁上数喜鹊窝,数出了名扬文坛的散文名篇

四五月份,是幼鹊出窝的时节。这时,“叽叽喳喳”的叫声更是不绝于耳,大小喜鹊的倩影随处可见,喜鹊成群结队地在天上飞,小山村十分热闹。

沂蒙山区走出来的作家厉彦林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

他想起老家旁边的梧桐树上的那个喜鹊窝,他曾亲眼看着两只喜鹊建窝。它们从远处衔来细小的干树枝,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选择好的位置后,像个蹩脚的建筑工,搭建成并不工整的窝……

记忆的闸门打开了,他又想到了小时候掏喜鹊窝的事情。

一天放学后,他顺着树干爬到喜鹊窝旁,惊奇地发现窝里有三只身上只有少许绒毛的小家伙,眼睛还没睁开。听到有动静就张开大嘴吱吱叫着索要食物。

他伸手一摸,雏鸟的身子绒绒的、暖暖的。

他正用手婆娑呢,觅食的老喜鹊回来了。可能担心孩子受伤害,老喜鹊直飞过来,盘旋在厉彦林身边,几次要啄他的头, 吓得他赶紧跳下树逃跑了。

这些小时候的情景又过电影一般浮现在眼前。

列车达到北京的时候,他眼中看到的喜鹊窝已经超过了100个。他感到很兴奋,久违的喜鹊窝多起来。前几年被破坏的自然环境又渐渐恢复了生机。

返回山东的列车上,一股创作的冲动在内心升腾。

回到家,一篇以喜鹊窝为主题的散文在他心中构思完成了。

当天晚上,他一鼓作气,写出了散文名篇《喜鹊窝》。几次修改完善后,《喜鹊窝》在《人民日报》的副刊“大地”上发表。

之后,被选入中国教育学会主编的《语文素养核心读本》等几十种书籍,在读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高铁上数喜鹊窝,数出了名扬文坛的散文名篇

【方圆老师讲作文】俗话说“艺多不压身”,观察积累也是这个道理,或许观察积累的成果不会立刻显现,但是只要观察了,就是自己的收获,待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同学们,不要认为自己观察的足够多了,也不要在需要写作的时候才临时抱佛脚,而是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刻刻释放你的敏锐观察力。

【延伸阅读】厉彦林,山东莒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历任民办教师、师范学校教师、报社编辑等。发表诗歌、散文千余首(篇)。出版《地气》《享受春雨》《赤脚走在田野上》等畅销书十几种。作品在青少年读者中具有广泛的影响。两次获得冰心散文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