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样的王昭君

王昭君远嫁匈奴,拜为阏氏成为皇后,这从公元前33年计起至今已有2052年了,在这样的历史长河中,人们演绎出了不知多少多样的王昭君。

多样的王昭君

1、哀怜外嫁 唐代诗人李白这样写道: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汉月还从东海出,明妃西嫁无来日。燕支常寒雪作花,峨眉憔悴没胡沙。生乏黄金枉图画,死留青冢使人嗟!

诗中“去不归”“无来日”“憔悴”都预言了昭君出塞的残酷,其事实也是这样,陶安生《昭君》中言:“不及文姬能返国,空留冢上草青青。”昭君这一去,为后人留下的只有“青冢”一座了。据说她的这个墓就在今天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的南郊。

2、庆幸外嫁 昭君原是西汉元帝的妃子,有人言她只因画师毛延寿的缘故,致使元帝不曾幸临于她。是昭君的外嫁,才使得元帝认识了昭君,即“君王从此识王嫱”,否则昭君真的“老守长门到白头”了。

昭君的 “守长门” 是不幸的,而与匈奴结亲和番的外嫁,倒也算解此不幸。沈持玉《咏王昭君呈心斋先生》诗云:琵琶一曲怨春风,万里飘零逐塞鸿。最是多情毛画史,不叫倾国老深宫。诗中言毛画史“多情”,读来意味深长,这里“不叫倾国老深宫”也蕴藏着一种喜悦了。

3、壮举外嫁 昭君外嫁,对两个民族的团结做出了贡献,也由此受到了人们的尊敬。现在人们还称昭君墓为“青冢”,有言其墓适逢每年九月,当塞外草色枯黄时,只有昭君墓还泛着绿色。

陈蕴莲《昭君》:妾未承恩愿报恩,琵琶一曲靖边尘。寄言汉代麒麟阁,莫画将军画美人。战事危机,仅凭昭君一人就“靖边尘”,这是怎样的壮举,使得“汉家空有兵千骑”竟无用武之地了。

4、达观外嫁 老守长门是不幸的,而外嫁不归也是不幸的,昭君她自己没有选择的权利。那么都是不幸,如何解脱潇洒人生呢?

多样的王昭君

宋代王安石诗云:家人万里传消息,好在毡城莫相忆,君不见咫尺长门闭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这终使不幸者混沌的内心豁然开朗起来,是“老守长门”,还是“外嫁不归”,这其实是无所谓的。

王昭君已去,但给我们的想象至今不断,而且还正不断地丰富着我们的想象,不同的人都可从不同角度新解王昭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