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民间奇闻)

书生(民间奇闻)

清朝时,邯郸乡下有一个读书人,姓沈名友敏。

这人目若朗星,相貌英俊,谈吐风雅,当地人都对他很有好感。

他虽是外地来这里寄读的,读书却十分用功,清晨四更时分就在大声读书,夜里总要念得很迟。他读书的声音清越,声音传得老远,百步内外听得清清楚楚,这让一般人赞不绝口,都说:“瞧这位沈少爷,真是个用功人,要是我家小畜生也这般用功多好!大家看着好了,这样的人,迟早要做大官。”

非止一日,这一带人都拿沈友敏作为青少年的楷模,动不动就说:“你瞧瞧沈少爷,谁像你这样死懒惰不用功,一天到晚就知道贪玩贪睡,成得了什么气候?”

这天下午,刚过了午时,猛可里开来大队人马,只一下就将沈友敏的家团团包围。

为首两个捕快,一脚踢开大门,一拥而进。

围在外面的人大喊:“兄弟们小心在意,切莫走了贼人!”

只听见里面“乒乒乓乓”得十分激烈,很有一会时间,三五个人将沈友敏四马攒蹄捆了出来。他们全不给一点读书人应给的体面,将他拗颈折足,绑得个馄饨一般。

乡里人赶来看,都被公人抽鞭赶得远远的。

左右邻里死不服气道:“你们凭什么抓人?一个读书人,好好地读书,什么地方惹着你们了?”

一个满头是血出来的捕头道:“哼, 妈的读书人!读书人有这么好武功吗?老子差点儿没将命搭上了!”

众人道:“就是一只鸡,你平白抓它也会啄人。你自己撞破了头,却推说人家好武功!”

他的老师也出来为他说话:“现在的官府真是越来越不像话,抓不住贼人,就抓读书人顶缸。抓别的人老夫不知情,这沈友敏可是老夫的弟子,如何不知情?他逐日价读书,通宵达旦,也会是假?不信,你们问问左右邻里看,没一个人不知道!”

另一个捕头道:“老先生,今天咱们没工夫与你论理,老先生如有空不妨上衙门去打听打听。”

正说着,人们从沈友敏屋里牵出一匹高头大马来。

这马高七尺,长丈余,腹下旋毛如麟,嘴里罩着一个罩儿,一摘下来,便骄嘶一声,声音极其洪壮。

它受意外惊骇,腾踔奋踢,用力乱挣。一眼看就知道,这马神骏异常。

众人从未见过这马,不由吃了一惊,但还说:“养匹马就得抓起来,难道也犯法?”

众捕快见人人帮他说话,一时辩白不清,也就不说什么,带了人马,一窝蜂走了。

但是不久消息传来,沈友敏不仅仅是个强盗,而且还是一个强盗头子呢。但他算不得是坏人,从小习得一身武艺,看见官府腐败,气不往一处来,便伙同一些人干起劫富济贫、杀戮贪官的事儿来。为了瞒得官府和百姓的耳目,他就采取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办法:假装读书人。

他有一匹宝马,能日行五百,沈友敏日常只将他关在一张大床里,嘴里笼着一个罩,免得它嘶叫起来为人所知。

他给它吃的都是好东西:高粱米拌烧酒,外加肉,每天达一石之多。

这马白天休息,到了半夜,沈友敏等众人睡下了,就放下朗朗在念的书,牵出它来,翻身上马,飞奔去朋友们约定的地方下手,或抢劫,或杀人放火,当然,被抢的,被杀的全是为富不仁的人。

这马脚力甚好,一夜之间往返500里,没事儿似的。沈友敏也总在天亮之前无论如何赶回家来,在离自己家里把路地方,悄悄下马,为马蹄包上破布,牵了轻轻走回家来。

一到家他就收好马,拿起书大声念起来。

因为他做得巧妙,当地百姓全被他瞒过了,当然,兔子不吃窝边草,附近,他是不去打扰他们的。

人们只道他一直在用功读书。不料却因一事而败露:前些天,他手下一个人在自己家乡为非作歹,被人 扭送到官里,一搜他的家里, 搜出许多赃物,于是官府认定他是抢劫杀人的盗首,几顿屁股打下来,他经受不住,一五一十老实招了,供出了沈友敏来。

他不但供出了他,还将他是如何伪装的事也全抖了出来。官府得知了就派大批人马包围他家,出其不意,将他抓了起来。

由此,这位假书生暴露了身份,并把自己送进了官府,可悲可叹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xx@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